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小儿喘息性疾病及非喘息性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炎症介质的变化,分析CD62P、ECP、LTB4及超敏CRP在小儿喘息发作中的作用,从而对其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喘息性疾病患儿42例,其中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7例,哮喘性支气管炎8例,喘息性肺炎7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10例;不伴喘息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40例,其中急性支气管炎28例,支气管肺炎12例;随机选择在我院儿科门诊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的健康儿童24例。采用ELISA法进行检测各组患儿的血CD62P、ECP、LTB4及超敏CRP值,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1.喘息性患儿血清CD62P水平(6.58±3.08ng/ml)明显高于非喘息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3.18±1.42ng/ml,P<0.05)及健康组患儿(1.08±0.35ng/ml,P<0.01),非喘息性患儿血清CD62P水平(3.18±1.42ng/ml)高于健康对照组(1.08±0.35ng/ml,P<0.05),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2.喘息性患儿(除外支气管哮喘)血清ECP水平(3.5±1.8ug/L)与非喘息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3.5±1.6ug/L,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ECP水平(9.8±4.6ug/L)明显增高,与非喘息性患儿(3.5±1.6ug/L,P<0.05)及健康组患儿(3.3±1.6ug/L,P<0.05)对比,均分别有统计学意义。3.喘息性患儿血清LTB4水平(28.49±11.02pg/ml)明显高于非喘息性下呼吸道感染组(11.35±3.12pg/ml,P<0.01)及健康组(0.85±0.11pg/ml,P<0.01),非喘息性患儿血清LTB4水平(11.35±3.12pg/ml)高于健康对照组(0.85±0.11pg/ml,P<0.01),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4.喘息性患儿血清hs-CRP水平(6.52±2.43mg/L)与非喘息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43±2.34mg/L,P>0.05)对比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分别与健康组(3.35±1.24mg/L,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喘息发作时,患儿血清CD62P,LTB4,hs-CRP均有明显升高。表明了炎症介质CD62P、LTB4、hs-CRP均参与了小儿喘息的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喘息患儿有更为复杂和更为严重的气道甚至全身炎症反应。2.血清ECP水平在哮喘患儿中有明显升高,表明ECP是哮喘重要的气道炎症介质之一,参与了哮喘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3.白三烯类炎症介质在小儿喘息和哮喘的变化尤为突出,值得关注,表明白三烯调节剂在儿童病患有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