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震动感觉阈值与慢性肾脏病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ym821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震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水平与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以及肾小球、肾小管、肾动脉指标的相关性,旨在为T2DM患者肾脏功能的临床评估与诊疗找到新的标记物。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274名T2DM患者,其中男性688例,女性586例。根据VPT水平分组,将患者分为VPT正常组(VPT≤15V)共614例,VPT轻-中度组(15<VPT≤25V)共385例,VPT重度组(VPT>25V)275例。研究不同分组间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吸烟史、饮酒史、用药史等人口学特征以及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尿素氮(serum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以及肌酐(creatinine,Cr)等血清学指标的基线差异,肾小球标志物包括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和尿免疫球蛋白G(urinary immunoglobulin G,U-IgG)、肾小管标志物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以及肾动脉指标肾动脉阻力指数(resistant index,RI)与VPT之间的相关分析采用直线相关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水平的VPT与CKD、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 GFR)<60ml/min、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e albumin creatine ratio,UACR)>30mg/g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与VPT正常组相比,VPT轻-中度组与VPT重度组中肾小球标志物(MA和U-IgG)、肾小管标志物(α1-MG)以及肾动脉指标(RI)的值和CKD、e GFR<60 ml/min、UACR>30mg/g的发生率均逐渐增加。校正了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尿病家族史、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病史、空腹血糖、甘油三酯、吸烟史、饮酒史、用药史等混杂因素后,VPT重度组的患者MA(β=0.069,p=0.033)及α1-MG(β=0.084,p=0.005)的值较VPT正常组患者明显增高,VPT轻-中度组与VPT重度组的患者U-IgG值(β=0.278,p=0.023;β=0.289,p=0.045)明显增加,CKD(OR=1.463,95%CI=1.005-2.127,P=0.047;OR=1.704,95%CI=1.113-2.611,P=0.014)和UACR>30mg/g(OR=1.816,95%CI=1.212-2.721,P=0.004;OR=2.027,95%CI=1.248-3.294,P=0.004)的发生率也明显增高,以VPT重度组患者更为显著,而RI值(β=0.006,p=0.498;β=0.010,p=0.353)和e GFR<60 ml/min(OR=13.212,95%CI=0.675-258.51,P=0.089;OR=1.838,95%CI=0.153-22.057,P=0.631)的发生率在不同水平的VPT分组间未见明显差异。结论:VPT与CKD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其中VPT和UACR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VPT与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相关,与肾动脉血流无明显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基于术前增强CT影像组学对预测肝细胞癌(HCC)病理分化等级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行肝部分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HCC患者242例,以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170)和验证组(n=72),收集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对增强CT图像应用3D slicer软件沿肿瘤轮廓最大的层面和该层面分别向上、向下5 mm的层面勾画感兴趣区域(R
目的:评价T2WI、PDWI和多回波合并成像(Multiple-Echo Data Image Combination,MEDIC)序列在脊髓灰质成像中的应用价值;基于三维快速自旋回波类序列(Sampling Perfection with Application-optimized Contrast by using different flip angle Evolutions,SPACE)和
目的探讨小儿经胸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和心内直视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炎症因子和乳酸的变化。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科收治的314例单纯先天性VSD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消除两组之间的基础数据的差异。收集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和术后第3天的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的炎症因子指标。收集
目的:胃癌作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仍然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究其原因,在于胃癌发病的机理尚未被完全阐明。BATF2(basic leucine zipper ATF-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2)是碱性亮氨酸拉链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被报道与肿瘤的进展密切相关,可能是肿瘤治疗的关键靶点之一。然而,BATF2在胃癌中扮演的角色
目的:由于低患病率,对结肠脾曲癌的经验有限,结肠脾曲癌的手术范围仍存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结肠脾曲癌的手术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的117例结肠脾曲癌患者,比较脾曲癌3种手术方式:脾曲结肠切除术(SFC,73例,62.4%),左半结肠切除术(LHC,22例,18.8%)、扩大左半结肠切除术(ELHC,22例,18.8%)的围手术
目的:研究影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微血管减压术后的短期疗效(3天内)和长期疗效(≥12月)的相关因素,并探讨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到2019年12月间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手术治疗的189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 neuralgia,PTN)患者
目的:探讨超声半定量评分在血清学阴性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11例以手部关节疼痛为主诉的疑似RA患者的30个手部关节进行超声检查,重点评估SH、PD、BE、腱鞘炎、肌腱炎,随访3-6个月,以2010年ACR/EULAR的RA诊断标准或行DMARDs治疗有效为判定标准,比较SNRA、SPRA、非RA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超声指标的差异,并检测血清学阴性时,超声半定量评分对诊断SNRA的
目的:1.观测和分析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炎症细胞的变化动态;2.构建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过表达重组慢病毒(Lentivirus,LV)载体(LV-HO-1),感染小胶质细胞;3.探讨HO-1过表达对SCI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的作用;4.探讨HO-1过表达对SCI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抗神经炎症的分子机制。方法:1.通
目的通过检测胃癌组织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和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粘膜组织的CD8/PD-L1表达水平,探讨胃癌患者MSI状态和CD8/PD-L1表达水平间的关系,及它们对患者预后产生的影响,为临床PD-L1免疫治疗提供临床证据。方法本研究纳入来自两个中心的393例胃癌组织切片,通过PCR联合毛细管电泳法检测胃癌组织的MSI状态,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粘膜组织的PD-L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技术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肛门直肠功能变化,初步探讨其肛门直肠功能与临床症状、心理健康状态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1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和门诊的UC和腹泻为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详细记录病历资料、评估胃肠道症状(GSRS中文版);采用医院焦虑抑郁评分表(HADS)评估心理健康状况;检测粪钙卫蛋白和血沉、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