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害是影响我国水稻生产的主要环境限制因子。本文以水稻品种培两优500为试验材料,着重研究了前胡几种溶剂提取物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效果,筛选了对水稻幼苗具有抗寒作用的有效提取物,分析了水稻幼苗低温处理前后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游离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水平的变化情况,研究得到了最佳的提取物浓度,旨在寻找出有效的提高水稻抵御温度逆境能力的机理和途径。试验结果表明: 1、植物材料前胡的7种不同溶剂提取物中,以乙醚、正丁醇、丙酮和三氯甲烷提取物质的抗寒效果明显。 2、经前胡乙醚、正丁醇、丙酮和三氯甲烷提取物质喷雾处理24小时后的水稻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POD、CA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而且各生理指标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增大。 3、经前胡乙醚、正丁醇、丙酮和三氯甲烷提取物质喷雾处理的幼苗在低温处理36小时后,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POD、CAT活性均下降,在低温处理恢复生长后,SOD、POD、CAT、可溶性蛋白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比低温对照幼苗高,MDA含量比低温对照幼苗低;在低温处理后及恢复生长后各生理指标随浓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POD、CAT活性也都能维持较高的水平,MDA含量维持较低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维持活性氧和自由基代谢平衡,保护水稻免受伤害的作用,从而能提高植物的抗寒力。 4、本试验中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与水溶性蛋白质含量、各种酶的活性、MDA含量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经不同浓度的前胡乙醚、正丁醇、丙酮和三氯甲烷提取物质喷雾处理的水稻,在低温处理前后各指标含量的变化和浓度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5、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处理前以乙醚1000mg/L处理的抗寒效果最好,低温处理及恢复生长后以丙酮50mg/L处理的抗寒效果最好。提取物浓度与抗寒效果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植物材料前胡的抗寒作用可能是前胡乙醚、丙酮、三氯甲烷等提取物中一种或多种成分的诱导和保护作用的共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