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有的网络空间防御技术,如防火墙、杀毒软件多是被动防御。虽然有许多研究提出了诸如蜜罐,移动目标防御(MTD)等主动防御技术,但都有各自的不足点。拟态防御提出了动态冗余异构(DHR)架构,从执行体池中动态随机选择若干异构执行体执行,并对各个执行体数据进行判决输出。DHR架构解决了上述各个防御技术的缺点,并极大地增加了系统的内生安全性和主动防御能力。光传输设备是光传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增强光传输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的网络空间防御技术,如防火墙、杀毒软件多是被动防御。虽然有许多研究提出了诸如蜜罐,移动目标防御(MTD)等主动防御技术,但都有各自的不足点。拟态防御提出了动态冗余异构(DHR)架构,从执行体池中动态随机选择若干异构执行体执行,并对各个执行体数据进行判决输出。DHR架构解决了上述各个防御技术的缺点,并极大地增加了系统的内生安全性和主动防御能力。光传输设备是光传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增强光传输网络安全性的方法多是基于网络层面的,而对光传输设备的安全性研究还比较少。基于此,以拟态光传输系统的业务需求为背景,提出在光传输设备的管理控制系统中引入拟态防御中的冗余性和异构性,实现冗余异构多核架构,开发出一套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并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对Openflow协议进行扩展,以满足拟态光传输系统的业务需求。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光传输设备的管理控制系统中引入了拟态防御中的冗余性和异构性,实现冗余异构多核架构;设计了一种基于共享内存和中断机制的多核通信方案;并对设计的冗余异构管理控制系统建立攻击概率模型。设计的管控系统增强了系统的主动防御能力和抗攻击能力,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为拟态防御技术向光传输设备的延伸提供了一种方案。(2)基于冗余异构架构的管理控制系统对Openf low协议进行扩展,扩展内容包括端口扩展和消息扩展。端口扩展为自定义的光端口属性。消息扩展包括:修改已有消息类型,在Multipart消息中的Experimenter字段添加自定义的光端口信息;新增消息类型,添加T-opolrequest/Tpolreply,Pathmod/PathModreply,InquireP-erformance/InquirePeformanceReply,OpticalPortStatus 消息。实验验证了扩展的Openflow协议能满足冗余异构管理控制系统与控制器的通信要求。(3)开发的冗余异构管理控制系统经过仿真实验得出,当单次攻击持续时间是0.5时,单核管控系统被成功攻击的概率和安全增益分别是13.93%和1,三核管控系统被成功攻击的概率和安全增益分别是1.19%和1.148,五核管控系统被成功攻击的概率和安全增益分别是0.15%和1.160。因此,冗余异构多核管控系统的安全性能比单核管控系统有了明显的提升。性能测试显示单核管控系统的运行时间为26.55ms,三核管控系统的运行时间为60.21ms,五核管控系统的运行时间为74.34ms。多核管控系统虽然较单核管控系统运行时间稍长,却以较低的时间延迟换来安全性能的大幅增长。
其他文献
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Fif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和B5G(Beyond 5G)技术既要支持各种类型设备接入,还需满足海量数据流量需求,以支持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通信业务。在一些特殊通信场景中,例如灾害应急通信、热点地区扩容,地面通信基础设施遭损坏或难以部署,使得通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搭载无线通信设备的无人机作为空中基站辅助地面蜂窝网路,
得益于各行各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移动电子设备的依赖也在不断加深。这种依赖不仅体现在对峰值速率,业务时延等传统性能指标上,同时也体现在用户体验、终端续航时长等方面。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终端需要在不对传统指标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能量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浪费。非连续接收机制是在提升终端能量效率方面的一项重要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在较早时间点就已经被引入了协议。目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流量需求飞速增长,需要建立高速率、大容量、广覆盖的空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系统。而目前卫星之间、星地之间的数据传输主要是微波为载体的通信。由于微波频率资源和技术限制,以微波为载体的卫星通信速率很难有很大提升。而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由于设备体积小、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强、通信速率提升空间大等优点,为实现星间、星地高速率数据传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因此,卫星激光通信成为卫
在现如今的移动通信技术研究中,高速数据传输和高频谱效率是重要的研究方向,超奈奎斯特(Faster-than-Nyquist,FTN)传输技术通过压缩相邻脉冲之间的发送间隔来提高频谱效率。低密度奇偶校验卷积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nvolutional Code,LDPC-CC)作为前项纠错编码(Forward Error Correction,FEC)中的一种码字
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 photodiode,以下简称APD)由于其在盖革模式下可以实现对单光子信号探测的特性被广泛地运用于量子通信、激光雷达、成像探测、地理监测等各个高精尖科技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应用场景的增多,APD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使其无法维持稳定的性能。本文针对APD盖革模式下的温度灵敏性及雪崩自持特性带来的问题,形成了硅APD控制电路相关研究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目前国内外的IT领域中linux内核的开发和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应用的领域包括服务器操作系统软件、手机等便携设备、云计算、物联网、智能硬件等产品。未来linux内核的应用会更加广泛,各企业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也更多。本文在市场、技术、管理三个方面对项目管理风险进行研究,有助于企业在项目研发中识别、分析和应对风险,保证项目的准确性、有效性、进度和质量,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本文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
新兴业务对强大计算能力、高容量、低时延和低能耗的需求,对网络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移动边缘计算扩展到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MEC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布式计算模式,通过将资源部署在网络边缘就近为用户提供计算卸载服务,能够有效地降低延迟,提升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然而随着用户设备的激增,当存在大量用户竞争有限
由于Ⅲ-Ⅴ族材料在光电子器件尤其是发光器件中被广泛应用,随着硅基光电集成的发展,在硅衬底上异质外延生长Ⅲ-Ⅴ族材料引起了研究者极大的关注,其面临的主要瓶颈问题是高密度穿透位错(Threading Dislocation)的形成。在研究硅基Ⅲ-Ⅴ族材料的质量时,准确地表征其穿透位错密度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为异变外延生长技术的改进提供依据,从而对高质量异变外延的实现起到支撑和助推作用。用来表征位错的方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持续提升以及GPU行业的发展,人工智能中的计算机视觉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动作识别、视频目标检测及目标跟踪因其广阔的应用前景而备受研究者关注。目前动作识别算法的研究多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普遍存在计算量大、训练时间过长的问题,多种研究表明脉冲神经网络在功耗和计算速度方面比传统的人工神经网络更有优势。因此如何在不降低准确率的前提下,减少动作识别算法的训练时长正是本
三维点云场景理解的分类与分割任务是分析三维点云数据的基础,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遗迹保护、测绘地理、医学检测等实际应用中。随着深度学习和三维点云采集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学者开始对点云的分类与分割方法进行大量研究。目前已有的大多数方法虽然解决了点云的无序性、非结构性以及信息不完整性等问题,但仍未充分挖掘点云的细粒度局部几何信息和上下文信息,存在“表观相似目标不能有效区分”、“小目标误分割”以及“分割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