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贷款难的问题是目前困扰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诸多研究与分析。本文在回顾信贷配给理论的发展历程,检索信贷配给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以随机选择的安徽省内372家中小企业为例,从有效贷款需求,申请贷款的满足程度和有效贷款的满足程度三个方面分析了样本企业的信贷配置状况,根据不同的分布函数,分别建立了Probit模型、Logit模型利Extreme模型,利用EVIEWS软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验证利率、贷款期限、贷款金额与违约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率与违约概率成正相关关系,贷款期限、贷款金额与违约率之间的解释性不足。本文将利率作为企业在银行信用评级的替代变量,从而得出结论:市场化改革使中小企业对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大,但不相称的是,中小企业融资难以通过银行中介和金融市场获得充足的支持,安徽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存在信贷配给现象。进而,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配给问题的对策建议。首先,政府充分发挥经济协调作用,提高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其次,改革金融体系,发展金融中介服务和金融市场,高效合理的配置和使用有限的信贷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金融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第三,深化中小企业改革,不断拓宽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