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中国与非洲国家维系与深化双方友好关系的重要方式,中国对非援助一直贯穿于中非经济外交实践的始终,对中非双方友好关系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性作用。中国对非援助的发展,一直是国际社会以及中国政府所重点关切的问题,如何探索一条高效、稳妥、便捷的对非援助路径,是新形势下中国政府所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研究国外学者黛博拉·布罗蒂加姆有关中国对非援助方面的学术思想,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国外相关研究动态,为中国对非援助的发展与完善提供指导与借鉴。黛博拉·布罗蒂加姆学者关于中国对非援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全面梳理中国对非援助发展历程,并对中国对非援助政策的历史形成做了详细分析。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新世纪的对非援助,其援助思想、政策、路径都在不断变化与发展,布罗蒂加姆深入分析该变化产生的国内外缘由,结合时代背景,给出恰如其分的解释。第二,厘清中国对非援助架构与体系,阐释各职能部门在对非援助的角色和作用,对中国对外援助职能部门的运作模式进行详尽的探讨。同时对中国对非援助方式进行逐一剖析,阐述每种援助方式在促进非洲经济发展方面所产生的作用与效力。第三,全面回答中国对非援助金额问题,其中包括中国对非援助资金的总额问题,中国援助资金的透明度问题,援助资金来源问题。第四,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于中国对非援助的疑问质询,其中包括:获取能源资源、支持流氓政权、损害民主进程、加剧政府腐败、引发恶性竞争、破坏自然环境、压榨工人劳动等,布罗蒂加姆逐一阐述,驳斥国际社会的误解与构陷,呈现出一个更加客观公正的研究视角。本文最后就布罗蒂加姆提出的关于中国对非援助所存在的客观问题进行了回应,从其客观评价中了解中国对非援助现存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和发展思路,更好地丰富与完善中国对非援助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