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以后,我国不再单一盯住美元,而是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国对外贸易伙伴日益增多,对外贸易规模日益扩大,我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有效提升。在当前开放经济环境的背景下,汇率作为核心工具变量,成为影响一国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各国政府把汇率制度作为稳定经济正常运行与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长期对外贸易顺差以及因此形成的巨额外汇储备,许多学者对人民币汇率的研究形成了新一轮的热潮。我国是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影响汇率传递效应的因素有其特殊性,检验汇率传递理论在中国是否适用;研究汇率变动对国内价格的传递程度,可以了解汇率对解决我国外部经济失衡问题的作用,能够为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有效缓解国内通货膨胀压力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本文第1章介绍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目的等。第2章回顾了汇率完全传递理论、汇率不完全传递理论以及通货膨胀理论。第3章对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通货膨胀状况进行总体分析,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进,以及我国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情况,同时介绍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历史与现状。第4章对汇率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理论分析,主要包括汇率传递渠道,汇率传递的宏观影响以及不同汇率制度下的汇率传递。第5章运用VAR模型对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传递进行实证分析。第6章在前几章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汇率变动对PPI以及CPI都是不完全传递的;PPI受汇率波动的影响程度都要比CPI受汇率冲击的影响程度要大;汇率制度越富有弹性,汇率变动对PPI以及CPI的传递程度越强;国内通货膨胀受汇率冲击的影响仍然有限,受石油等因素的冲击更强;汇率波动对国内通货膨胀的传递途径很多并且复杂,短期内可能出现与传统经济理论相背离的现象;M2代表的货币冲击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逐渐变大,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传递渠道更加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