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全文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首先对世界高职教育的国际化现状进行分析,在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国家获取外汇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市场;其次回顾了我国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我国高职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发展与我国对外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息息相关;最后分析了我国高职教育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举例加以说明。
第二章,通过回顾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历史,对“要素禀赋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等国际贸易概念的进行了重点研究和分析,发现以货物贸易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国际贸易理论对输出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找出我国高职教育的比较优势和国际服务贸易特点,认为只要我们根据国际贸易理论,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入手,选准、选好我们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找准目标市场、选准对外“营销”手段,我国的高职教育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就一定会有良好的发展。
第三章,首先对经济、文化与高职教育三者的内在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经济发展对文化和高职教育发展所发挥的促进作用;其次分析了我国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的要素禀赋、传统技术水平等几个方面的竞争优势;最后,强调了我国文化产业与我国高职教育的内在联系,及其对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指出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
第四章,根据前述理论和观点,从目标市场、营销战略、营销方式、内部资源整合四个方面,结合实例提出了我国高职教育在成熟市场条件下,有效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的发展思路和建议。
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进一步明确本文对我国高职院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要以国贸理论为指导、以文化产业为桥梁、以特色专业为基础、以营销于段为依托,搞好内部机构、人才等方面资源整合应该采取的方法和步骤。进一步明确我国高职院校成功走上国际交流与合作世界舞台的思考与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