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HPV与DNA倍体异常的相关性及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bao2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与宫颈细胞DNA倍体异常的相关性,并探讨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癌筛查方案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和对象: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2月就诊于吴烦门诊行HPV分型检测的患者527例,采集其宫颈上皮脱落细胞进行薄层液基细胞制片,巴氏(Pap)染色用于细胞学检查TBS(the bethesda system)诊断,Feulgen染色用于细胞DNA倍体定量分析自动细胞扫描诊断,对其中检查结果异常或临床高度怀疑病变的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NA倍体分析在宫颈癌筛查方案中的应用价值。患者年龄21~65岁,平均年龄43岁。结果:(1)不同DNA倍体异常程度之间HR-HPV感染率不同,随着DNA倍体异常程度的增加,HR-HPV感染率依次为:9.56%、50.00%、72.73%、88.46%,也相应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单一与多重HR-HPV感染患者中,细胞DNA倍体分析阳性率分别为38.55%、31.82%,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常见的单一HR-HPV感染亚型中,HPV16型、52型、58型感染者的DNA倍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5.83%、25.00%、66.67%,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HR-HPV检测筛查出CIN II及以上病变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29.51%,阳性预测值为43.42%,阴性预测值为85.71%;TCT筛查出CIN II及以上病变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49.18%,阳性预测值为47.46%,阴性预测值为78.95%;细胞DNA倍体分析筛查出CIN II及以上病变灵敏度为86.11%,特异度为72.13%,阳性预测值为64.58%,阴性预测值为89.80%。(3)HR-HPV初筛联合DNA倍体分析分流筛查出CIN II及以上病变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67%和40.98%,约登指数为32.65%;HR-HPV检测初筛联合TCT分流筛查出CIN II及以上病变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56%和44.26%,约登指数为24.82%;HR-HPV检测初筛联合DNA倍体分析和TCT分流筛查出CIN II及以上病变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1.67%和34.43%,约登指数为26.10%。结论:(1)HR-HPV感染是引起细胞DNA倍体异常的重要因素;细胞DNA倍体的异常程度与感染的HR-HPV亚型的数目多少无关,HR-HPV多重感染并不增加细胞DNA倍体异常的风险。(2)细胞DNA倍体分析有较高的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其约登指数较HPV检测和细胞学检查高,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手段,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效率。以HR-HPV检测为初筛的三种宫颈癌筛查方案中,HR-HPV检测为初筛联合DNA倍体分析分流的筛查方案效能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早期研究发现急性短暂性精神病性障碍(acute and transient psychotic disorder,ATPD)这一诊断具有不稳定性,常常只是一个过渡诊断,随着时间的延长,此类患者可能发展为精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下,更多的学生处于隔代教育,留守儿童或独生子女普遍患有"情感冷漠症"。对此,教师
【目的】比较亳菊、贡菊、滁菊、杭菊等四大品种菊花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菊花中的绿原酸、3,5-O-双咖啡酰基奎宁酸及木犀草苷进行含量测定。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胃癌化疗后心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近期在我院接受化疗治疗的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观察
以苏北沿海低平原1∶5万伍佑幅区域地质调查为例,论述浅表沉积物调查的方法,包括使用Eijkelkamp槽型钻取样获取浅表岩性组合特征,运用数字填图系统操作完成野外地质资料的收
文章分析了中国传统故事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中国传统故事的趣味性较少,在教育中选取不恰当,相关软硬件在幼儿园投入少,在家庭使用中也较少。造成的原因是其改编难度
《到灯塔去》是英国著名意识流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意识流代表作。她主要通过小说的重要角色莉丽·布里斯库自己的意识流动来塑造莉丽的形象。伍尔夫是从客观时间与主观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不断转型,尤其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提高了地方政府发展的积极性,带来了地方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另一方面也带来了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的消耗,环境污染和环
<正>近年来,由于临床医学对疾病诊断、治疗及转归的认识不断深入,科普知识逐渐深入人心。不少病人及家属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等新的情况,给医疗安全管理带来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