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产业是现代区域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特殊的产业地位被誉为“龙头行业”、“无烟工业”、“朝阳产业”,其对其他产业的关联带动性、对区域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对城市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动效应以及高就业率等特点,都已被实践证明,并为世界各国、各地区政府所认同。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各省、市、区发展旅游业的热情空前高涨,省域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得到提升,在旅游业“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发展规划中,全国已有24个省、市、区将旅游业确立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在发展政策的支持下,省域旅游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在激烈的旅游竞争中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需要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因此进行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对此,本文做了富有价值的研究和探索。本文内容包括八个部分:进行概念界定和文献综述的导论部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的理论基础部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部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的模型设计部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的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设计;对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进行总体评估的实证研究部分;区域旅游业竞争力提升对策部分;最后是研究结论与展望,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文的主要贡献:一、研究的视角上,本文系统分析的角度不是按照常规,把“区域旅游业”与“环境”独立分开来分析,而是把它们看成是一个“产业生态系统”,彼此难以分割,强调协调作用。二、研究模型上,本文基于产业成长与发展的互动机制,结合竞争力因果关系(“竞争力的实现”和“影响竞争力的因素”)和竞争力多维度表现,构建“区域旅游业竞争力”“3+2”多维度评估模型。三、实证成果上,以中国31个省域旅游业为样本,对其多维度的竞争力进行了全面、动态的实证测评和(安徽、西藏、海南等)个案分析。并通过统计描述、横向比较、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进行结构分析,将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结构划分为强势区域、弱势区域和特例区域,并甄别出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差异。四、研究着落点上,根据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差异,对弱势、强势和特例三类区域旅游业竞争力的制约因素分别进行“病理诊断”,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各类区域的竞争力提升策略,并提出中国省域旅游业竞争机制创新模式——“区域竞争与合作双轮驱动:从对抗的竞争到合作的竞争”和“企业竞争的新发展:基于旅游业产业生态系统的企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