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城市干旱缺水”严重影响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是当今世界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吉林省是我国北方干旱缺水省份之一,干旱缺水波及范围广、影响程度重、造成的损失大。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生活环境改善使得城市用水量逐年增加,城市干旱缺水也呈发展加剧态势。本文以吉林省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在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下,从气象与气候学、自然地理学、水文与水资源学、环境科学、自然灾害科学、经济学和风险管理等科学的观点与理论出发,以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借助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风险分析等技术和多种定量分析方法,探讨城市干旱缺水风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以及管理对策。
本文从造成城市干旱缺水的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和脆弱性,防旱抗旱能力四个方面着手,利用自然灾害指数法、加权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城市干旱缺水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和模型;引用城市干旱缺水风险指数(UDRI),对城市干旱缺水风险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借助GIS技术绘制吉林省城市干旱缺水风险分布图;提出了适合吉林省的干旱缺水风险管理对策体系及推进机制。城市干旱缺水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长春、松原、白城等市为干旱缺水高风险城市,吉林、四平、辽源、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中度风险城市,通化和白山两市为低风险城市。按照城市缺水原因分类,长春和吉林两市为混合型缺水城市,四平、辽源、松原、白城等市为资源型缺水城市,通化和延边则属于管理型缺水城市。
本研究将增加干旱缺水风险意识,提高抗旱应变能力,减轻旱灾影响和损失,为在吉林省开展全面、主动抗旱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与科技支撑,同时为实现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老工业基地改造战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