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杆菌介导的BcBCP1基因转化马铃薯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 : 18次 | 上传用户:littleshrim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马铃薯品种黄麻子的脱毒微型薯为外植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抗旱基因BcBCP1转入马铃薯中,经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明BcBCP1基因已转入马铃薯基因组中。试验建立了高效的马铃薯再生体系和遗传转化体系,对影响遗传转化因素激素种类与浓度、脱菌抗生素种类与浓度、共培养时间、筛选方式等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抗性植株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测定,初步验证转基因马铃薯植株对水分胁迫的抗性比对照有明显提高。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薯块再生培养基确定为MS+ ZT 4 mg/L
其他文献
干旱是全球范围内农业生产面临的严峻问题,是农作物生产的重要制约因素。在农业用水紧缺的今天,对水稻这样需水量大的农作物进行抗旱品质改良显得尤为重要。MAPK级联途径是生物体中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途径,并且在真核生物中高度保守。拟南芥中MAPK基因被发现在极端温度、干旱、盐分和激素等刺激下都能迅速改变表达水平。本试验对6个水稻MAPKK基因进行表达谱分析,并对本实验室已获得的部分MAPKK超表达转基因水
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是多年生木本油料植物,种子含油率高,可用于生产生物柴油,是我国极具开发利用前景的生物质能源树种。但黄连木童期长、病虫害严重,通过辐
狗牙根[Cynodon.Dactylon(L.)Pers.]是一种具有发达匍匐茎和根状茎的多年生暖季型草坪草,在世界各温暖潮湿和温暖半干旱地区均有分布。本试验以河北农业大学选育出的两个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