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过程和策略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ka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电子政务越来越成为政府实施公共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电子政务在显著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服务和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信息安全问题。电子政务对信息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开放性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各种信息安全威胁大量存在,政府机构的网络和信息系统常常是攻击者的主要目标,很多国家的政府信息系统都曾遭到不同程度的入侵和破坏,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传统上,人们往往更多从技术上关注信息安全问题的解决,实际上信息安全必须加强管理。面对如此严峻的信息安全形势,研究电子政务的信息安全管理过程和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综合应用博弈论、决策理论和概率论等多种理论和方法,结合信息安全技术,对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过程和策略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回顾了信息安全及信息安全管理产生和发展的背景,阐述了加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基于已有的研究定义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概念,从战略角度构建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管理过程,探讨了信息安全战略和策略之间的关系。接着,研究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入侵检测策略、防御和纵深防御策略。基于连续时间序贯博弈模型,建立了根据不同政府部门信息安全需求优化检测频率的模型和方法。应用检查博弈,分析了入侵防御系统的配置问题,研究了政务网上典型的纵深防御架构中防火墙和入侵防御之间的关系,得出它们的相互作用不一定是总是互补的,可能是替代的甚至矛盾的等结论。进一步,分析电子政务互联的安全控制策略,其中考虑了信息安全负的外部效应可以控制这一重用因素,还提出基于总线逻辑结构的网格电子政务安全模型。另外,文中还研究了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组织激励策略,应用多任务委托——代理分析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信息安全主管的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别针对电子政务的纵深防御、电子政务互联互通的安全控制、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组织激励进行了案例分析,解释了本文的理论研究。最后,总结了全文的创新之处并指出可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知识是组织的核心资源,员工是否进行知识共享及知识共享的效度将影响到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从而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最终影响组织能否长远发展。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迅速提高,物质文明空前繁荣。其中建筑业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又是高污染高耗能行业,在这种背景下,绿色建筑的理念应运而生。如何实
随着海上集装箱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长江沿岸港口迅速响应,扩大港口集装箱运输能力。配载计划是集装箱运输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船舶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港口装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扩大以及竞争的白热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不同程度的从事着多项目管理,由于其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有价性,企业项目间或项目内部总会存在着各种资源冲突,而传统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因此,坚决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失信行为,维护市场公平交易,加
学位
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直接决定着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其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塑造作用。建国以来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但在投资总量不断扩大的同时
供应链中的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由于供应链中的某些决策者不仅关注他所能够得到的期望利润是否最大化,而且还希望在获取利润的同时不会冒很大的风险,这就涉及到决策者的风险厌恶问题。传统上,供应链模型主要考虑在一定时期内期望利润或期望费用的最优化,对于风险中性的决策者而言,他对利润或费用的变化不敏感,这种方法是比较合适的。但是当决策者是风险厌恶型的时候,期望值准则就不再合适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管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而高技术创业企业则是其中一支生力军,在促进行业科技进步,增加就业等方诸多
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世界经济步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技术的快速发展、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以及资源的稀缺性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动态的运营环境。本论文以不同的供应链结构为
金融风险始终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如何度量金融风险的变化及其特性并实施有效的规避及防范措施,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课题。波动持续性是人们在金融时间序列研究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