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院文化蕴含的德育思想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momoji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它起于唐代,兴于宋代,延续于元代,普及于明清,在清末改制中消亡。伴随着古代书院的产生和发展,书院文化也随之产生和发展。书院在我国古代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书院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树立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完善个人内在的道德品质,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恰当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促使整个社会达到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正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书院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特质,如尊师重教、培养融洽师生关系,强调学统、崇仰先贤先圣,提倡学术自由、扬弃门派之见以及重视道德教育、强调修身明理等等。在书院文化的上述特质中,书院教育家们把以德育人作为书院教育的理念,把道德教育放在书院教育首位,将道德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书院将其制度化为章程、学规等形式,使书院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充分显现出来。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古代书院普遍形成了内容丰富的德育思想,即“修身明理”,主要包含修身教育和人伦教育两个方面。修身教育主要体现为立志、勤俭、力行、慎独、内省;人伦教育主要体现为孝悌教育、义节教育、诚信教育。为贯彻落实书院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书院实施了构建经史为主的德育课程体系,订立学规、设置德育考核体制,祭祀先圣先贤、引导生徒见贤思齐,营造蕴德育功能于一体的自然人文环境以及推行兼收并蓄的“讲会”、优游闲暇的“社会”课堂等一系列的德育运行机制,以完善其教学体系和增强书院德育的实效性。古代书院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因而其德育思想必然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如在强调道德教育的同时,不自觉的将愚忠和爱国等同起来;以封建宗法关系束缚生徒的思想言行等。但我们不能因此对书院德育思想的精华也一概否定,我们应该看到古代书院文化中所包含着的丰富的德育思想,书院教育所营造的宽松环境,所倡导的自由自主、怀疑批判、开放创新精神,所追求的以道德涵养为旨归的教育目的,都是当代大学教育所缺失的,也是今天大学教育尤当学习、借鉴和弘扬的。我们应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书院道德教育的经验和教训中得到有益的启发和借鉴,从而更好地为当代高校的德育工作服务。
其他文献
日语中附和表现的随处可见,但对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来说,日语附和表现却是难以掌握的表达形式之一。在中日跨中文化交际中附和表现的使用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研究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下,企业间的竞争已越来越多地超越了国家间的界限,什么是决定企业国际竞争的成败更成了战略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Rumelt,Schendel&Teece,1994)。近20
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组织周围存在新血管形成,这些新血管形成涉及血管新生、动脉形成和血管发生3种机制。缺血性中风后新血管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严格
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大城市群的人口迁移与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口迁移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多个维度,考察和探讨了长三角、珠三角两大城市群人口迁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
目的:了解大黄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及在临床中的应用进展。
咬合垂直距离(Occlusal vertical dimension,OVD)降低是口腔修复领域的常见问题,牙齿重度磨耗、复杂牙列缺损、牙周病晚期、不良修复体等均可造成咬合垂直距离的降低。传统观
如今飞行员辞职的劳动争议案件已屡见不鲜,由此为导火索而引发的一系列返航、罢飞等新闻事件更是夺人眼球,在如此尖锐的劳资纠纷的背后,究竟潜藏着哪些具体难解的问题?本文立
通过对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研究发现:(1)有65岁以上人口的家庭户占总家庭户的比重,农村高于镇、镇高于市;(2)在老年人口中,老年空巢家庭的比重从2000年到2010年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质量管理在当今企业管理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管理技术,对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我国企业自
结合信息技术和现代化办公方式而产生的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OA),是新时代技术革命中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应用领域。传统的办公方式不得不手工完成那些重复而繁杂的任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