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钢轨是轨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具有引导车辆前进、承受和传递车轮荷载的功能,其状态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平稳性。高速铁路采用无缝钢轨,无法自由伸缩。在长期运行中,随环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轨是轨道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件,具有引导车辆前进、承受和传递车轮荷载的功能,其状态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平稳性。高速铁路采用无缝钢轨,无法自由伸缩。在长期运行中,随环境变化钢轨会产生较大温差,内部会产生较大温度力。此外,列车运行时,轮轨交互作用下,钢轨受到冲击载荷,其振动能够反映轨道结构部件刚度和受载状态变化。本文以无砟轨道钢轨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温度力作用下纵向应变分布和振动特性的变化,又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研究了钢轨振动空间分布与振动特征,为温度力和振动在线实时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温度力作用下钢轨纵向应变和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搭建了钢轨力学综合实验平台。建立了温度力和纵向应变之间的理论模型,形成钢轨温度力和纵向应变实验研究方法。基于三维静力学数值模拟,对无砟轨道钢轨温度力作用下的纵向应变分布进行研究,获得温度力与纵向应变分布的规律。以Timshenko梁模拟钢轨,在考虑垂向惯性力和弯矩方向惯性矩影响的情况下,建立温度力作用下钢轨振动计算模型,并进行模拟实验。钢轨力学综合实验平台包括钢轨、扣件、传感器、载荷施加装置等,可以模拟轨温变化、扣件松脱、钢轨断裂,实现温度力作用下钢轨纵向应变和动态特性的测量。(2)分析了钢轨加速度和动态应变分布规律。建立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的仿真模型,对列车运行中钢轨产生的振动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了钢轨加速度和动态应变在钢轨外侧面垂直地面方向和沿钢轨纵向水平方向的分布,并利用钢轨力学综合实验平台进行了模拟实验,为钢轨检测传感器安装布局提供了依据。(3)建立了变分模态分解参数优选方法,用于轮轨力作用下钢轨非平稳振动信号的分析。在国家铁路实验中心进行测试,获得了列车经过时的钢轨振动信号。信号经小波降噪后,进行变分模态分解并计算边际谱,研究了车速对钢轨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列车速度主要影响高频段振动能量,速度越高幅值越高,2000Hz左右影响较大,低频段内影响较小。(4)研究了基于信息熵法的扣件松脱钢轨失效判别方法。在钢轨力学综合实验平台上进行模拟实验,对不同扣件锁紧力下钢轨的加速度进行分析,利用信息熵的方法对扣件松脱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熵值随着扣件锁紧力减少而增加,加速度熵值随温度力的增加而降低。
其他文献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人员少,在现有形势下,有必要把积极心理学引入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形成学生
【正】 在苏联法律文献中,行政法概念是根据行政法调整社会关系的对象和方法的特点来确定的。在不同时期,关于行政法概念问题有过许多争议,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3种观点:1、行
微分方程不仅是传统应用数学的主要分支,也是当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微分方程在物理、力学等其他学科有着广泛应用.目前非线性微分方程,特别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研究已成为一种趋势.而作为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方程,拟线性薛定谔方程解的存在性一直是学者们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本文利用Moser迭代理论,Nehari流形的方法以及单调性技巧等方法讨论了拟线性薛定谔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和多重性.本文
“新时代”的旗帜和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心任务是推进平衡发展、充分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时代”的中国走向是中华民
本文设计了新型的X光成像系统,它的核心部件X光影像增强器是一个混合型器件。该成像系统具有数字化、大视野成像和可移动的优点,成像视野在6-15英寸连续可调。在文中,对这种新型
采用BioWin软件建立了北京某污水处理厂MBR工艺模拟模型,利用污水厂实际运行数据和实验室对污水中各种有机组分的检测结果校正了模型并调整了模型参数。模型运行结果与出水检
蔡林记—热干面热干面与山西刀削面、两广伊府面、四川担担面、北方炸酱面并称为我国五大名面。它既不同于凉面,又不同于汤面,制作的方法是先将面条基本煮熟,然后捞起来排油
黄曲霉菌极大地限制全世界的花生生产和产业发展,且生产上抗性品种较少,我国花生育种和生产中的抗性资源缺乏,迫切需要发掘抗黄曲霉种质。本研究以中国花生核心种质561份和IC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显著提升,对衣食住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在此社会背景下,服装设计行业也得以迅速发展,服装市场也迎来了十分激烈的竞争。为了顺
农村医疗保障作为精准扶贫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参与方式,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对农村贫困人口出台优惠的医疗政策,力求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然而,在当前中国精准扶贫政策下,农村医疗保障作为一项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政策,其保障水平却在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医疗政策的供给呈现出一种非均衡的状态。这种非均衡的状态是如何体现的?对农村家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