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尾碰撞的汽车稳定性及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iongmao_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碰撞事故后果严重,甚至会造成车毁人亡,因此汽车碰撞安全一直是主被动安全领域研究焦点。而汽车追尾容易使车辆偏离行驶轨迹,产生二次碰撞。为了解决此问题,需要进行汽车追尾碰撞动力学分析及稳定性控制研究。研究了车与车追尾碰撞的数学模型;进行了汽车碰撞主要参数分析;搭建了包含ESC控制器的硬件在环试验平台;设计了PISP(Post-impact Stability Program)控制器用于控制车辆的侧向轨迹,防止车辆发生二次碰撞。首先,进行了汽车追尾碰撞动力学建模及稳定性分析。建立了被撞车辆碰撞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包括四自由度车辆模型及碰撞力模型,联合simulink和Carsim软件进行模型验证;应用碰撞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汽车碰撞过程被追尾车辆关键参数对汽车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其次,基于dSPACE平台,搭建了车与车追尾碰撞稳定性控制的硬件在环试验台架,在台架上分别进行了“鱼钩”工况下的行驶试验和碰撞试验。在该平台中导入汽车追尾碰撞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液压系统电磁阀开度、控制器CAN信号以及模型中的轮缸压力等参数进行分析,得出了ESC在两种工况下的基本控制策略及控制效果。最后,针对追尾碰撞后被追尾车辆的失稳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逻辑门限值与PID调节各车轮制动力的PISP追尾碰撞稳定性控制策略。实例仿真对比了基于ESC的稳定性控制与基于PISP控制的效果,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保障被追尾车辆的稳定性,可减轻及避免车辆追尾后发生二次碰撞造成的损失。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人们的身心压力很大.当您因工作、学习、生活等原因导致身体疲惫不堪或心情不快时,不妨小声地、漫不经心地、肌肉放松地放声歌唱或轻声哼唱.
期刊
该文研究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利用自激振荡激励,使磨料射流在产生脉冲振荡的同时促进磨料粒子向射流中心聚集.围绕该中心,该文有机结合前混合磨料射流和自激振荡脉冲射流的优点
为了提高电动汽车(EV)的备用服务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双重激励机制(DIM)的EV充/放电日前调度策略.在考虑EV放电模式的前提下,设计面向用户的双重激励机制和市场互动模式,提出半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技术手段对底板岩层损伤破裂演化过程及破坏规律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底板岩体的原岩应力状态、支承压力分布以及采动底板岩体受力状
研究ESP(静电除尘器)中粉尘粒子的分布规律和定量化粉尘浓度值对ESP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文以线板式ESP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了ESP几何特点,在分析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建
该研究利用电化学方法并结合絮凝沉淀过程对梯恩梯碱性废水进行处理,在降低废水污染物浓度的同时,为进一步的生化处理做准确,从而探索出一条经济有效、安全稳定的处理梯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