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体拉伸聚烯烃微孔膜的制备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13_y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熔体拉伸法是目前制备锂电池微孔膜的重要方法。在熔体拉伸流动场中,熔体受到应力场和温度场的共同作用,形成垂直于挤出方向平行排列的片晶。分子量、分子量分布、等规度、支化度等树脂参数及熔体冷却、熔体牵伸比、热处理条件、拉伸工艺、热定型工艺等加工参数影响流延膜的结晶形态和最终成孔结构。  本文的第一部分考察了聚乙烯(PE)原料的熔融指数(MFI)对干法单拉的微孔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MFI的PE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结晶能力等参数对初始前驱体膜微观结构的影响,并表征了不同熔指PE制备的微孔膜的各项性能。第二部分是使用小角/广角X射线衍射(SAXS/WAXS)跟踪了聚丙烯(PP)微孔膜整个拉伸过程,研究了微孔膜的片晶、孔洞、架桥等微观结构在拉伸过程中变化,推断整个拉伸过程薄膜从平行排列的片晶结构经过冷拉-升温-热拉,转变成孔洞、架桥、片晶堆交错均匀排列的结构的演化过程。明确了孔洞、架桥的出现时间和生长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1、表征了5种不同熔指PE制备的微孔膜各项性能。测试了各PE前驱体膜的取向度、片晶厚度和Tie链含量。PE1具有较大的Mz值,初始流延膜的Tie链含量为0.112%,取向度为0.204,片晶厚度为15nm。PE2和PE3具有一定的低分子量部分和高分子量部分,初始流延膜的Tie链含量约为0.06%-0.08%,取向度约0.26,片晶厚度约为17nm。PE4和PE5具有较少低分子量部分,初始流延膜的Tie链含量约为0.05%-0.06%,取向度仅0.17,片晶厚度仅14.5nm。PE1具有太多大分子部分因而在拉伸过程中不利于片晶分离。PE4和PE5片晶太薄不能支撑孔洞结构。只有PE2和PE3适合制造孔隙率大约48%,有较好的透气性,可应用于锂电池隔膜的制备。  2、使用了SAXS/WAXS与拉伸装置联用跟踪整个聚丙烯微孔膜的拉伸过程。聚丙烯热处理膜冷拉20%时,初始孔核生成,但无明显孔洞及架桥信号,主片晶、子晶被破坏;升温130℃,无定型区熔融收缩,孔洞扩大;热拉到20%,SAXS开始出现架桥信号;热拉到40%,架桥结晶结构大量出现;热拉到60%,子晶结构基本被完全破坏。架桥结构是在热拉时才出现,并随拉伸倍率线性增长。整个拉伸过程都持续对晶区造成破坏。整个拉伸成孔过程是片晶堆的逐步分离形成的,冷拉伸阶段诱发形成初始的孔核,热拉伸阶段使片晶堆逐步分离,非晶区在热拉伸过程发生二次结晶,薄弱片晶熔融再结晶,两个过程共同促使了架桥晶的形成和微孔的生长。
其他文献
表面活性剂是指能使表面张力显著下降的物质,用途广泛,包括表面改性,润湿或抗粘、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以及增溶、分散、洗涤等。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e-Lipop
许多重要的化学和能量转换过程的速率和效率均受限于电催化析氧反应(OER)。研发性能优秀、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的阳极析氧催化剂是研究电催化析氧的一个重要探索方向。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开展了Co2Ni(OH)x的制备及其电催化OER性能的研究。本课题分别以CoCl2、NiCl2为Co源和Ni源,Na3C6H5O7(柠檬酸三钠,TSC)作为络合剂,采用室温超声共沉淀法制备了无定形Co2Ni(OH)x。通过线
微信阅读依赖症是指频繁看微信,把自己沉浸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一般人总是害怕孤独,且常常厌恶孤独,一旦孤身一人或独处便觉得不安全。一遍遍地刷微信,就是想看看朋友圈里的“朋友们”在干什么,将自己置身于微信虚拟的群体环境中,就不会感到孤独,这就满足了人们对安全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