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SAR技术的滑坡监测及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199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SAR技术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以及大范围等特点。广义的InSAR技术包括两个方面:SAR干涉测量技术(狭义InSAR技术)与SAR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利用SAR干涉测量技术可以大范围地测绘研究区的地面高程,提供m级精度的地面高程模型,而利用D-InSAR技术可以以mm级的精度测量研究区一定时期内的地表变形。InSAR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是替代传统测绘手段的一种切实可行的空间对地观测手段。 本文是对InSAR技术的初步探索:在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6171)的资助下,研究利用InSAR/D-InSAR技术研究地质灾害的可行性,特别是研究滑坡灾害的可行性——首先对其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作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再结对利用InSAR技术监测地质灾害作可行性评价;最后对DEM数据后期处理作进一步研究。 此外,本文对传统边坡稳定评价分析方法作出了革新,提出了斜条分分析方法,并对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作了改进,提出了基于塑性区中值连通率回归统计的稳定评价方法。 最终,本文在对边坡形态信息、滑动变形信息提取的基础上,结合改进的边坡稳定评价方法,提出了边坡稳定监测——评价模型。此模型突破了传统地学研究手段的限制,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与传统地学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模型的提出使得InSAR/D-InSAR在地质灾害应用方面由理论走向实际。
其他文献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是一种新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它是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的相位信息提取地表三维信息,由它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可以监
地基基础作为上部结构的承重部分,其稳定性与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成为整个桥梁工程设计施工体系的重中之重。基础监测作为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环节,起着及时监控整个
近年来,由于地震预报和工程建设的需要,活动断裂的研究受到广泛的关注。山西断陷盆地位于汾渭地堑系的中部,是一新生代张性断陷盆地,盆地周缘及其内部活动断裂发育,活动性明显。该
地表沉降和拱顶下沉是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引起的主要变形。各种监控量测手段已经普遍应用到隧道施工管理过程中,如何很好地利用测得的变形数据去反馈施工和设计,是非常值得探讨
桥式起重机作为一种典型的物料搬运设备,具有结构紧凑、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和作业范围广等优势。目前在国内市场,起升机构各零部件分别支撑的方案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庞大的传
汽车悬架系统在协调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汽车上普遍采用的是由弹性元件和减振器组成的被动悬架,但其对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等要求只能选
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地震勘探已从简单的构造研究发展到对复杂构造的研究以及岩性的检测,这些新的研究均依赖于地震勘探分辨率和信噪比的提高,没有足够的分辨率和信噪比,
利用地表波测量地球中的衰减一直是一个前沿性的挑战课题。由于除介质粘弹性影响外,其它的干扰因素引起地表波的散射问题也很严重,使得这个领域的进展相对缓慢。本文主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