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nSAR技术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以及大范围等特点。广义的InSAR技术包括两个方面:SAR干涉测量技术(狭义InSAR技术)与SAR差分干涉测量技术(D-InSAR)。利用SAR干涉测量技术可以大范围地测绘研究区的地面高程,提供m级精度的地面高程模型,而利用D-InSAR技术可以以mm级的精度测量研究区一定时期内的地表变形。InSAR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是替代传统测绘手段的一种切实可行的空间对地观测手段。
本文是对InSAR技术的初步探索:在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6171)的资助下,研究利用InSAR/D-InSAR技术研究地质灾害的可行性,特别是研究滑坡灾害的可行性——首先对其基本原理与关键技术作了初步的分析研究;再结对利用InSAR技术监测地质灾害作可行性评价;最后对DEM数据后期处理作进一步研究。
此外,本文对传统边坡稳定评价分析方法作出了革新,提出了斜条分分析方法,并对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作了改进,提出了基于塑性区中值连通率回归统计的稳定评价方法。
最终,本文在对边坡形态信息、滑动变形信息提取的基础上,结合改进的边坡稳定评价方法,提出了边坡稳定监测——评价模型。此模型突破了传统地学研究手段的限制,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与传统地学研究方法结合起来。模型的提出使得InSAR/D-InSAR在地质灾害应用方面由理论走向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