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湿热复合材料加筋壳体整体成型及其结构性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deded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代大空域、跨速域飞行器具有大尺寸、高精度、轻量化的特点,这要求作为主承力结构的复合材料加筋壳体在湿热条件下具有高尺寸稳定性。改善树脂基体的耐湿热能力和降低成型过程中的残余应力是提高复合材料结构件耐湿热性能的有效方法。本文将吸水率低的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与耐湿热性的双马来酰亚胺(双马)树脂基复合材料组合使用,通过共固化技术整体设计并制备了外径Φ500mm、高500 mm的复合材料加筋壳体。构建了双马树脂体系和氰酸酯树脂体系并实现了二者的共固化。通过DielsAlder双稀加成反应(D-A反应),将双马单体与液态二烯丙基双酚A(DBA)共聚,利用多官能团环氧树脂调整共聚物的粘度和粘性得到双马树脂体系(TBMI)。TBMI树脂室温下为半固态、120℃时粘度小于2 Pa.s,适用于热熔预浸工艺制备高性能预浸料,240℃固化后树脂的断裂延伸率为1.90%,吸水率为1.13%。采用双酚A型氰酸酯(BACY)与热塑性聚酰胺-酰亚胺(PAI)共聚得到预浸料用氰酸酯树脂体系(BCE)。BCE树脂室温下为半固态、100℃时粘度小于1Pa.s,对纤维的浸润性好,固化后树脂的断裂延伸率为2.92%,吸水率0.25%。通过DBA与酚醛型氰酸酯(PT-15)共混得到低粘度的氰酸酯树脂体系(PCE),DBA上的-OH催化PT-15上的-OCN,使树脂固化温度降低到250℃,断裂韧性得到提高。改性后的三种树脂都具有固化温度低、吸水率低和断裂韧性高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耐湿热性能。TBMI与BCE,TBMI与PCE可以共固化,为实现复合材料加筋壳体的共固化成型创造条件。通过热熔预浸工艺将BCE、TBMI分别与T800碳纤维(T800CF)复合,制备了T800CF/BCE预浸料和T800CF/TBMI预浸料,预浸料的铺覆性、随形性、粘附性适合复杂形面的铺放。T800CF/BCE和T800CF/TBMI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和耐湿热性能。共固化形成的界面层T800CF/BCE-TBMI清晰可见,无明显缺陷。界面层的剪切强度、90?拉伸强度高于T800CF/BCE和T800CF/TBMI的强度。通过应力环开口尺寸分析发现T800CF/BCE-T800CF/TBMI结构的残余应力降低,湿热下的稳定特性提高。以T800CF/BCE为加强筋、T800CF/TBMI为蒙皮,通过模压成型工艺制备了S-HT-壳体。T800CF/BCE-TBMI作为过渡层协调了蒙皮与加强筋之间强度和模量上的差异,提高壳体的抗轴压能力和湿热条件下的尺寸稳定性。与T800CF/BCE壳体和T800CF/TBMI壳体相比,S-HT-壳体的尺寸稳定性介于两者之间,抗轴压能力最高,达到344 k N。提出的Preg-CRTM成型工艺结合了预浸料铺放与C-RTM成型工艺的优势,可用于制备外形复杂的结构功能一体化产品,取代传统的“分体加工、二次装配”工艺。以T800CF/TBMI为加强筋和内蒙皮,以T800CF/PCE为外蒙皮,通过一次固化制备A-HT-壳体。分析Preg-CRTM工艺中真空度、注射压力和腔内压力三种参数对复合材料内部质量的影响。A-HT-壳体的成型工艺参数设置为:腔内真空度-0,06 MPa,注射压力1 MPa,模腔内压力3 MPa。壳体内部质量均匀,未发现明显的分层、空隙等缺陷,轴压试验的抗压强度高于计算值达到293 k N,破坏形式为失稳破坏,与仿真结果一致,说明Preg-CRTM工艺在制备复合材料加筋壳体时可以充分发挥出材料性能及特点。
其他文献
模块化多电机系统(MCM)是一种由多个整体模块化电机组合而成的集中式多电机系统。它能够丰富系统工作模式、优化系统功率、提升系统容错性能,在电动汽车等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多个电机的组合使用增加了系统的可优化自由度,但也使系统产生了许多复杂的问题,例如:多电机设计指标的确定问题、多电机的协调控制问题及能量管理问题等。本文就MCM系统在电动汽车中的应用问题展开研究,建立了基于MCM系统的电动汽车模型,
针对现有连续超声辅助电弧焊中,超声利用效率低、焊接过程调控单一等问题,提出了脉冲超声辅助电弧焊新方法。该方法是通过控制超声电源的电流输出波形,实现脉冲超声输出。文中介绍了新型脉冲超声辅助电弧焊接系统,并研究了电弧空间的脉冲超声场分布特征,以此为基础研究了脉冲超声对电弧、熔滴过渡的影响规律,并与连续超声作用下的电弧、熔滴过渡行为进行了对比分析,获得了脉冲超声、连续超声对电弧、熔滴过渡的作用关系。采用
车联网通信(Vehicle-to-Everything,V2X)对提升道路安全,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交通效率,实现交通智能化管理和自动驾驶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是利用新一代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智能技术,建立起车辆与任何可能影响车辆的实体之间的信息交互,从而实现车辆与万物的互联。面向道路安全的V2X通信在交通运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及时、快捷、可靠的道路安全性相关的车载信息的
微纳米马达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可以在微米尺度自主运动的颗粒。作为一种智能仿生材料,它不仅能够在微观尺度下运输药物,分析、检测化学物质,还可以作为一种活性物质体系来研究自然界中微生物的个体和群体行为。其中,一类化学驱动的,速度自发变化的振荡微马达可以呈现出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周期性、同步以及化学波等非线性现象。作为一种“自振荡”的智能应激响应型材料,振荡微纳米马达不仅为研究自然界中类似的现象提供了一个良
随着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减少建筑耗能和碳排放越来越受关注。利用污水源热泵技术对城市污水中存在的巨大低位热能进行回收利用是减少建筑一次能源消耗的有效手段。但该技术在污水取热过程中受限于除污装置的运行可靠性和维护经济性,使得余热回收中净水取热技术面临很大挑战。本文从污水除污取热连续作业、高性能、低能耗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内流场特性角度揭示了引起引射旋流防阻机性能变化的
运用文献资料、归纳演绎等方法 ,对体育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模式及路径进行研究。融合发展机制:要素渗透机制、资源共享机制、功能互补机制、规制创新机制;融合发展模式:产业一体化、产业重组、产业延伸、产业渗透。融合发展路径:资源禀赋融合,体育支撑、文化铸魂、旅游落地;产品服务融合,中央厨房、统一采集、多品输出;市场客群融合,盘活存量、创新转化、释放潜能;企业主体融合,公私盘活、特色发展、合作共赢
钠离子电池由于钠资源丰富,具有成本低廉等优势,是锂离子电池的可靠替代品。然而钠离子的半径大于锂离子,使其电池体系在电极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动力学上具有更高的要求。红磷单质具有已知最高的理论比容量,但是导电性差且循环过程中体积变化巨大。引入过渡金属与红磷单质复合,制得的过渡金属磷化物具有理论比容量较高、导电性较好等优点,受到研究人员广泛的关注。本论文采用液相法、水热法分别制备不同结构的前驱体,经高温磷
传统碳纤维的微观结构为多层石墨结构,这导致其理论最大强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近年来对高强纤维的需求正在飞速增长,传统的碳纤维很难满足未来工业、国防的需求,因此,为了突破传统碳纤维力学性能的天花板,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数值模拟方法以及分子结构力学理论多尺度探究了由具有超高理论强度的碳链以及碳纳米管构成的纤维结构的力学性能及其增强机理,并基于理论结果,采用实验方法制备了超强碳纳米管纤维。本文基于两种不同
信息物理系统融合并发展了现有的通信、无线网络、分布式、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了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中人、机、物、环境、信息等要素的相互映射、适时交互、高效协同,成为集计算、通信与控制于一体的新一代智能系统。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信息物理系统的发展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如“美国竞争力计划”,欧盟的“ARTEMIS”项目等。我们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信息物理系统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两会精神均强调要
亚磺酸衍生物是一类性质稳定、廉价易得、制备方便的含硫前体化合物,通常被用来构建具有多种活性的有机硫化物,是合成含硫化合物的重要硫化试剂。近年来,由于含硫化合物在医药、生物和化学等领域的重要作用,亚磺酸衍生物作为重要硫化试剂受到科研工作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被广泛应用于硫醚、亚砜、砜以及亚磺酸酯等含硫有机化合物的合成中。近年来,随着绿色可持续观念的提出,如何开发出更为温和、高效的反应条件来对目标化合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