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zijiazu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客观评价针刺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ION)的疗效。材料与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针刺联合常规治疗,针刺穴位:睛明、太阳、百会、合谷、足三里;针对对照组患者则单纯应用常规治疗: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及皮下注射改善循环扩血管、营养神经药,口服B族维生素,应用降眼压眼水点眼,治疗15天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视野的提高程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视野平均缺损(MD)和最佳矫正视力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视野MD和最佳矫正视力分别在治疗后进行两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视野MD、最佳矫正视力在治疗前后的差值对比,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经治疗后针刺联合常规治疗组在视野平均缺损和最佳矫正视力的的改善均优于常规治疗组;针刺联合常规治疗组中患者治愈6例,显效14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17%,常规治疗组中治愈2例,显效7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2.35%,经秩和检验,Z=2.594,P=0.009(P<0.05),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联合常规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针刺联合常规疗法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较单纯应用常规治疗要好,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针刺,能够更好的提升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减轻视野平均缺损,促进患者视神经的恢复。
其他文献
康有为的书法不拘一格,变化多姿,气雄力健,结构内紧外逸,点画如铜锤铁槊,运笔迟送涩进,体态开张峻拔,这种气势和魄力终身不曾移易,实在让人眼花缭乱,创造出狂放不羁的强烈书风—“康南海体”,即“康体”。康书一如南海先生“目光炯炯如岩下电”的“圣人”气质,是一道闪电,一声霹雳,而绝非一纸残山剩水或一声轻叹,总是让人过目难忘。    一、所谓“康体”  何谓“康体”?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这还用问,不就是康
粘细菌可产生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代谢产物的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作用机制的多样性可以与著名的链霉菌类群相媲美,埃博霉素是人们最为熟知的代谢产物之一,但这些代谢产物产
亦署旭光、弓者,号容堂,1967年生于辽宁兴城。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北京语言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第一部分:脊髓P2X4受体在大鼠胫骨癌痛中的变化目的观察胫骨癌痛大鼠脊髓P2X4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28只雌性SD大鼠,体重160~180g,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K组,n=8),假手术组(J组
目的:5-杂氮-2’-脱氧胞苷是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能使因甲基化而失活的抑癌基因重新激活,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本文旨在观察5-杂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裸鼠人结肠癌HCT
目的:制备抗细胞角蛋白-20单克隆抗体,应用该抗体研究检测临床大肠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细胞角蛋白-20的表达情况,对临床大肠癌的辅助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逆转录方法获
<正> 胡××,男,54岁,1977年10月1日就诊: 自汗出,时有心悸、气短、乏力已十八年之久,劳累后加重,曾服中西药数百剂均未奏效。患者面色(白光)白,舌淡,苔微白微干,脉象两寸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