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酸放大技术的MicroRNA电化学生物传感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27216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小RNA,是参与调控基因表达的分子,在细胞内具有多种重要的调节作用。miRNA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疾病特别是肿瘤相关,使其在临床早期诊断中成为一种很有价值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因此,发展简单、快速、高灵敏的mi RNA检测新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响应快、灵敏度高等优点,近年来在生物分子诊断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为进一步提高mi RNA检测的灵敏度,不同的核酸信号放大策略在生物传感领域被广为开发。本研究整合链置换扩增反应(strand 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SDA)和催化发夹自组装(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y,CHA)技术,建立了简单、快速、高灵敏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miRNA。在靶miRNA存在时,引发链置换扩增反应,获得大量与靶miRNA相关的DNA引发链,继而诱发催化发夹自组装,生成大量生物素标记的双链DNA。然后,所获得的双链DNA与修饰在电极表面的辅助探针杂交,再利用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的特异性识别作用,将修饰了链霉亲和素的碱性磷酸酶(streptavidin-alkaline phosphatase,ST-AP)固载到电极表面,在底物α-萘酚磷酸盐(α-naphthyl phosphate,α-NPP)作用下,ST-AP催化α-NPP水解,在电极表面原位产生具有电化学活性的α-萘酚(α-naphthol,α-NP),获得电化学信号,从而实现对靶miRNA的高灵敏检测。在最优的实验条件下,建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0.1 pM~10 nM,对miRNA的最低检测限为60 fM,并能够明显地区分单碱基错配序列。因此,所构建的生物传感器将为临床检测miRNA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斯坦贝克在他的"加利福尼亚三部曲"(《胜负未决》、《人鼠之间》和《愤怒的葡萄》)中,对于伤残的书写值得关注。本文通过文本分析,考察资本主义大萧条如何作为一股无形的力使
为推进《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16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质量工作要加强规划引导、发挥企业质量品牌建设的主体作用、
为了增加林地的短期经济效益,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根据湖南农业复合种植模式调查结果,依功能作用,组成结果和配置方式的差异,将湖南红壤山丘区林地间作模式分为林粮、林经、
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及<江苏统计年鉴>数据,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江苏人口的基本状况,探讨江苏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人口总量过多、人口素质与经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致迟发型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5例注射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后出现迟发型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出现皮疹伴
平衡记分卡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较多的应用。对于农发行来说,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设计应用平衡记分卡进行绩效管理的路径、内容和关键,从而将平衡记分卡有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74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2组各37例,对照组服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
中—晚三叠世之交是四川盆地海陆转换的关键时期,区内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是研究该时期古生物多样性变化与古气候环境演化的重要地层单元。四川宣汉七里峡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