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管理不仅是管理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教育领域关于时间管理的研究,对象多为青少年;内容多为时间管理倾向与其它心理变量间的关系,间有针对城市小学生的时间管理行为的干预研究;针对小学生时间管理的研究,方法多为思辩方法,缺少实证数据的支撑。研究表明,小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时间管理的意识,积极开展小学生时间管理方面的教育,对其身心健康及日后发展至关重要。农村寄宿制小学是解决当前农村教育问题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农村寄宿制小学基础设施缺乏,课外活动单一,学生放学后的课余时间被补课和自习挤占,学生缺乏情感教育,导致学生的成长空间特别狭小,并严重制约着农村寄宿制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本研究通过对样本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时间管理现状,时间管理倾向及其各维度的影响因素;为农村寄宿制小学生优化时间管理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主要结论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农村寄宿制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很高,但各维度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其中,计划能力、反馈能力、时间管理行为效能感、时间管理效能感以及个人取向的时间价值感是提升其时间管理能力的关键。二、影响因素方面: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时间管理情况,主观上受学生的性别、年龄和父母关心子女学习方面的影响,客观上与学校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建设不足有关。三、对策方面:首先,要因材施教,考虑男女生的不同特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其次,要充分利用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影响,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地看待和解决自身的问题;再次,要在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管理空间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的训练。最后,提升学生的时间价值感要将榜样教育与增强自身体验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