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文化的历史逻辑与实践意义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t_al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在处于新时代的中国,文化自信不仅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强调的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时间的承继与空间的融合方面,不难看出,中国革命文化都起到了承接本来,开启未来的重要作用。一部不懈奋斗的中国革命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更是一部不断孕育革命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文化史。革命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逻辑和实践意义,当前在强调和倡导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找到革命文化现代传承的路向,实现革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对接,既能够实现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能筑牢文化自信的支柱。本文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中国革命文化的历史逻辑和实践意义展开研究的。第一部分为导论,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在查阅文献、梳理归纳的基础上,就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进行了简要说明,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对中国革命文化的基本理论进行概述,从中国革命文化内涵、中国革命文化的核心和特征、与另外两种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学理阐释。本文所讨论的中国革命文化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实践中,中华民族持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国革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背景,主要从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两个方面展开;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国革命文化的历史逻辑线索,共分为三个阶段,因本文探讨的革命文化是狭义层面上的精神文化,故各个阶段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革命精神进行历史背景、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层面的分析,进而正确把握中国革命文化的历史逻辑。第五部分剖析了中国革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践意义。该部分是以文化自信为视角,对当前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新的路径探索。通过革命文化在文化自信中的作用分析,结合当前革命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困境,找到二者对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总结传承革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原则基础上,提出传承革命文化筑牢文化自信支柱的理路。
其他文献
ZPW-2000A型无绝缘移频自动闭塞系统现在已成为国内铁路上统一制式,随着我国铁路的提速,基于传统检测方法建立的移频信号检测系统面临着极大的考验。本文针对ZPW-2000A型铁路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经济新常态表明,在产能过剩、物质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应当把文化需要的满足、把精神生产提到重要
基于新一代的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可视化技术平台对电力系统运行动态监视的可视化功能进行了整体方案的设计与应用效果的实现。详细介绍了基于WAMS系统功能的电网动态
宫体诗创作题材历来为前人所诟病,我们要想真正了解宫体诗的创作题材,应该经过实际考察,才能看得更加全面,了解得更为深刻,而不是仅仅用“袵席之间,闺房之内”一笔带过。本文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持续静脉泵入异丙酚和瑞芬太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重要的财务活动之一。投资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提高,也会对国民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现象需引起重视。政府补助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显示,在3567家A股上市公司中,共有3478家公司获得政府补助,总额为1334亿元,政府补助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