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在处于新时代的中国,文化自信不仅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我们强调的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革命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时间的承继与空间的融合方面,不难看出,中国革命文化都起到了承接本来,开启未来的重要作用。一部不懈奋斗的中国革命史,不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更是一部不断孕育革命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文化史。革命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逻辑和实践意义,当前在强调和倡导坚定文化自信的新时代,找到革命文化现代传承的路向,实现革命文化和文化自信的对接,既能够实现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又能筑牢文化自信的支柱。本文是从以下五个方面对中国革命文化的历史逻辑和实践意义展开研究的。第一部分为导论,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在查阅文献、梳理归纳的基础上,就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进行了简要说明,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是对中国革命文化的基本理论进行概述,从中国革命文化内涵、中国革命文化的核心和特征、与另外两种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学理阐释。本文所讨论的中国革命文化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和实践中,中华民族持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国革命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背景,主要从理论背景和实践背景两个方面展开;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国革命文化的历史逻辑线索,共分为三个阶段,因本文探讨的革命文化是狭义层面上的精神文化,故各个阶段选取了三个有代表性的革命精神进行历史背景、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层面的分析,进而正确把握中国革命文化的历史逻辑。第五部分剖析了中国革命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践意义。该部分是以文化自信为视角,对当前革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新的路径探索。通过革命文化在文化自信中的作用分析,结合当前革命文化传承发展面临的困境,找到二者对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总结传承革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原则基础上,提出传承革命文化筑牢文化自信支柱的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