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燕大基督教团契”成立于1926年,直至1952年随着燕京大学的撤销而不复存在。在“燕大基督教团契”发展的26年历史中,“燕大基督教团契”历经了数个不同发展阶段,从一个单纯的宗教团契逐步发展为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宗教组织。文章从抗战时期事工的发展为切入点,探讨“燕大基督教团契”转变的原因及产生的影响。文章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燕大基督教团契”的成立,第二部分是抗战时期“燕大基督教团契”开展的事工,第三部分是抗战时期“燕大基督教团契”事工转变的原因及意义。 “燕大基督教团契”在非基运动的促进、以及本身办校理念和内部环境的推动下形成。“燕大基督教团契”的事工,在1941年之前,主要集中在团契内部的完善和参与社会服务事工的方面;在1941年之后,在当时复杂的社会外部环境因素及学校内部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其社会服务事工,主要以间接支持前线为主,通过团契内部事工、社会服务事工的转变以及参与政治活动三个方面实现了从最初单纯的宗教团契到参与政治活动的宗教组织的转变。抗战时期“燕大基督教团契”事工转变不仅受到了外部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和团契内部有着密切的联系。“燕大基督教团契”事工转变的原因可概括为三个方面,即外部环境的转变、学生运动的促进与校方的支持态度。“燕大基督教团契”事工转变促进了联合事工的开展,成为今后其参与政治运动的坚实堡垒,抗战后期的“燕大基督教团契”活跃于各个政治活动中。 “燕大基督教团契”为教会大学的宗教活动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模式,不仅有效解决了校内宗教生活与教会宗派以及教会与行政的关系,也使宗教信仰日渐生活化,营造出信仰自由、自觉而和谐的宗教文化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