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为了缩短工期尽快缓解交通压力将整体高架桥改为预制拼装。根据要求,将其桥梁的部分下部结构(盖梁及墩柱)改用预制拼装方案施工,而预制方案采用的是预埋波纹管的形式然后进行浇筑,在我国北方由于长期处于寒冷与温暖交替状态,常常导致钢筋锈蚀,混凝土强度下降,结构发生耐久性损坏。研究钢筋与混凝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粘结性能,对混凝土结构研究中的耐久性在理论和应用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本文针对装配式桥墩后锚固节点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的耐久性能进行了相关的试验与研究。主要有以下内容:(1)适应严寒地区冻融环境装配式桥墩后锚固节点预留孔道内压浆材料-改性砂浆的试验研究。通过该试验选择适合冻融环境的后锚固节点改性砂浆;(2)缩尺后锚固节点试件制作所需耐冻融环境的C40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试验。通过该试验确定装配式节点混凝土的材料配比,防止后续的冻融拉拔试验中出现混凝土试件首先破坏的情况;(3)后锚固节点不同冻融次数后拉拔试验。本文主要采用C40混凝土200×200×350的桥墩装配式节点缩尺试件,预埋波纹管作为钢筋预留孔道,待试件养护28天后将钢筋放入波纹管中灌入各种注浆材料,在不同冻融次数情况下对试件进行拉拔试验,分析冻融循环对后锚固节点粘接强度的影响。(4)基于abaqus有限元模拟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冻融循环次数对混凝土试件以及注浆试件的相对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有相当大的影响;对钢筋、与预埋波纹管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和滑移影响也比较明显,且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试件整体的粘结强度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利用内聚力单元和CZM本构模型模拟预埋置波纹管混凝土总体上来讲有一定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