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超采区地下水水化学演变特征与模拟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nmt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滹沱河冲洪积平原是华北平原人类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地表水枯竭,地下水成为主要供水水源,占总供水量的80%以上。地下水浅层全淡水区严重超采,产生区域性地下水降落漏斗,漏斗中心地下水埋深由人类活动初期的7.8m,降至目前的50m,含水层平均疏干厚度约21m,漏斗影响面积达474km2。监测显示地下水特征组分含量明显高于周边,且呈上升趋势。因此研究水动力场与水化学场的变化及耦合机制,是对该区域水资源管控的重要科学基础。在研究区采集114组地下水样品,依据水文地球化学理论,运用数理统计、相关分析、离子比和水化学等方法分析发现,研究区的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HCO3·SO4-Ca·Mg型水为主,受上游地表水含硫酸盐影响,沿滹沱河形成了条带状的HCO3·SO4-Ca·Mg型水。从20世纪70年代到2012年,HCO3型水和HCO3·Cl型水分布范围呈减小趋势,而HCO3·SO4型水分布范围呈扩大趋势。运用单指标和综合指标评价方法对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IIII类地下水占总取样点的51.75%,IV类地下水占41.23%,V类7.02%。分析计算该区地下水动态和水质监测数据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位变化与水化学变化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变化环境下该区地下水经历了补排均衡期、异常变化初期、异常变化期、减缓变化期。研究区地下水的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Cl-、SO42-与地下水埋深增大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79、0.8046、0.9、0.8334。在丰水年份,受地下水位回升的影响,主要离子含量有下降趋势。研究区地下水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的影响,石英、长石、角闪石、云母等硅酸盐、铝硅酸盐,方解石、白云石等碳酸盐,以及盐岩等造岩矿物的风化溶解是区域水体中离子的主要来源。应用PHREEQC建立漏斗区水岩运移模型,对研究区水位大幅下降、水位回升、缓慢下降三个时期进行模拟。在地下水位大幅下降条件下,白云石、萤石、石膏均表现为沉淀状态;方解石、二氧化碳表现为溶解状态。水位回升期的模拟显示,矿物相无论在迁移量与迁移状态方面,均较其他两个时期发生了较大变化。
其他文献
销接钢结构广泛应用于结构工程中.销孔间隙会使体系产生初始几何位移,并对结构的承载力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提出折减刚度的概念,对销接钢结构体系的稳定承载力进行了一次逼近
在新建铁路中,线路工程是铁路的重要基础设施,占总投资的绝大部分,树立长远观点,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才能适应线路开通后重载快速的要求,避免重复投资,根据近几年在新线验收过程中的实
4月中旬,我和张宇老师赴山东潍坊参加了由北京新学校教育科技研究院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小学“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我们观摩了潍坊市各实验学校教师的精彩课堂展示,听取
综述了环签字这一新的匿名签字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提出了一个基于XTR的Schnorr签字算法,并以此为基础构造了一个基于XTR下的环签字算法.新的XTR-Schnorr签字算法与已有的X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