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基于第一性原理和量子动力学研究了两种体系中的电子转移过程,一种是溶液中有机带电体系的分子内电子转移反应,另一种是有机半导体的电荷传输。对于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以一种双肼自由基阳离子分子([22/hex/22]+)为例,理论研究了它在MeCN中的电子转移过程。首先,通过量子化学计算获得分子内电子转移的几个重要参数:重组能、电子耦合强度以及有效频率,同时也讨论了各种计算方法的有效性。然后利用这些参数结合扩展的Sumi-Marcus溶剂化反应扩散理论预测了电子转移速率。结果表明,这种自由基阳离子分子的三种异构体的热平均电子转移速率和实验值吻合的较好,而另外一种异构体的电子转移速率是其他三种热平均速率的1000倍!这种异构体的速率可能超出ESR检测范围的,从而为实验测量提供了一种前瞻性的预测。在有机半导体的电荷传输中,结合第一性原理的计算结果和非Condon电子转移速率理论,研究了非Condon效应对二噻吩四硫富瓦烯(DT-TTF)有机半导体迁移率的影响。第一性原理计算的结果表明,只有很少的分子内高频振动模控制着重组能的大小。对于分子间的振动模分析表明,电子耦合强度随核坐标的变化呈现出指数或高斯型而非传统所认为的线型;同时,利用简化的两态模型研究发现,周围近邻分子对“分子对”之间的电子耦合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迁移率的计算结果表明在考虑量子协同作用的跳跃模型下,该有机半导体呈现出能带传输特性。非Condon效应的迁移率总是要大于Condon近似的结果。另外,对于DT-TTF晶体,非Condon动态disorder并不明显,这与动力学模拟的结果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