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乡收入差距占我国整体收入差距的贡献度过半有余,一直以来是我国政府和学者们高度关注的重大课题。很多研究从贸易角度来分析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其中,很少有文献系统地阐述对外贸易具体是通过何种传导路径来影响城乡收入差距。此外,我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而单独针对某个特定区域作详尽研究的文献较少,容易掩盖了区域间独有的特性。本文选择东部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分析,是因为该地区对外交流活跃,每年的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贸易总额八成以上,是区域经济的典范。另外,随着近十几年来东部地区贸易方式和结构的升级优化,其外贸发展已经逐渐从规模导向型向质量导向型进行转变,因此对东部地区的研究具有典型性。本文在充分借鉴主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梳理了对外贸易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在理论上明确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我国东部地区实际情况,以东部十省市2000-2017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对我国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选取泰尔指数测度城乡收入差距,以其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外贸依存度作为解释变量,并引入受教育程度、城镇化率、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发展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作为控制变量,分析东部地区对外贸易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外贸易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主要体现在:第一,对外贸易主要通过商品价格、技术进步、外资引进、经济增长等途径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第二,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对我国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都表现为“倒U型”,符合“库兹涅茨假说”。目前均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半段,即我国东部地区现阶段随着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的增加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然而长期来看,当它们到达一定程度后,贸易量的增加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三,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对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程度不同,进口贸易的影响作用更大。第四,一般贸易对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表现为缩小效应,而加工贸易对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则表现为扩大效应,其中,加工贸易的影响更大、更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