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及氧化锌薄膜对副溶血性弧菌、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抑制性能的研究

来源 :渤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estch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硬脂酸浸渍法对锌片表面进行疏水性改性,获得了具有不同疏水性能的锌片,采用水热合成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微观形貌的ZnO薄膜,对样品进行了 XRD、FT-IR、SEM、TEM、水接触角等表征分析,以副溶血性弧菌和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为作用对象,采用置片法培养生物被膜,以生物被膜粘附率、被膜菌菌落总数、被膜微观形貌、胞外多糖含量等指标表征生物被膜的形成性能,研究了薄膜微观形貌和疏水性对其抑制生物被膜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1.硬脂酸浸渍法可以改善锌片表面的疏水性能,浸渍时间越长,锌片表面的疏水性越强,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在其表面生长的速度越慢,薄膜表面的被膜菌总数越少。提高材料表面的疏水性能,有利于抑制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的形成。2.采用水热合成法在铝片表面制备了 ZnO薄膜,并对其进行了疏水性改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为六方相型ZnO,铝片参与了 ZnO的水热合成反应,ZnO薄膜与A1基底存在化学键力结合。由于薄膜表面的纳米针微观形貌产生的“荷叶效应”使其接触角增大,纳米针结构的ZnO薄膜比微米片结构ZnO薄膜的疏水性更强。各样品表面的生物被膜粘附率无显著性差异,但由于纳米针状结构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抑制了细菌生长,使具有纳米针微球结构的ZnO薄膜的抗生物被膜性能最优。3.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合成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 ZnO薄膜,并对其进行了疏水性改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为六方相型ZnO。纳米棒状结构的ZnO薄膜比纳米颗粒状结构的ZnO薄膜的疏水性更强。纳米棒状结构的ZnO薄膜的粘附率最低,纳米棒状结构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抑制了细菌生长,抗生物被膜性最优。
其他文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同时在各大服务行业的发展形式也逐渐进入黄金发展阶段,其中旅游行业作为服务行业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在日常的生活中,食物已不再是简单的满足人们的基本温饱需求,更要满足人们对于其质量、品牌和服务等多方面的要求,我们不仅要吃到新鲜的色泽佳、口感好的瓜果蔬菜,还要吃的更加营养和健康。人们在日常的果蔬产品的购买中,更倾向于绿色、安全、健康、营养的高品质的产品,我们希望吃到的食品不仅是美味俱佳的,还是绿色的、健康的,更是能强身健体、提升免疫
西安理工大研究生代晨昱和同学们发明了一款便携式雾霾空间分布激光探测仪,可以实时监测大气污染物的仪器,打破了传统环保部门测量大气污染物的方法,将激光遥感技术应用到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我国已经进入到了改革发展当中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进一步的深化发展,经济效益得以大幅度的提升,对整个社会尤其是职工群众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