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硬脂酸浸渍法对锌片表面进行疏水性改性,获得了具有不同疏水性能的锌片,采用水热合成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不同微观形貌的ZnO薄膜,对样品进行了 XRD、FT-IR、SEM、TEM、水接触角等表征分析,以副溶血性弧菌和腐败希瓦氏菌生物被膜为作用对象,采用置片法培养生物被膜,以生物被膜粘附率、被膜菌菌落总数、被膜微观形貌、胞外多糖含量等指标表征生物被膜的形成性能,研究了薄膜微观形貌和疏水性对其抑制生物被膜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1.硬脂酸浸渍法可以改善锌片表面的疏水性能,浸渍时间越长,锌片表面的疏水性越强,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在其表面生长的速度越慢,薄膜表面的被膜菌总数越少。提高材料表面的疏水性能,有利于抑制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的形成。2.采用水热合成法在铝片表面制备了 ZnO薄膜,并对其进行了疏水性改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为六方相型ZnO,铝片参与了 ZnO的水热合成反应,ZnO薄膜与A1基底存在化学键力结合。由于薄膜表面的纳米针微观形貌产生的“荷叶效应”使其接触角增大,纳米针结构的ZnO薄膜比微米片结构ZnO薄膜的疏水性更强。各样品表面的生物被膜粘附率无显著性差异,但由于纳米针状结构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抑制了细菌生长,使具有纳米针微球结构的ZnO薄膜的抗生物被膜性能最优。3.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合成法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 ZnO薄膜,并对其进行了疏水性改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为六方相型ZnO。纳米棒状结构的ZnO薄膜比纳米颗粒状结构的ZnO薄膜的疏水性更强。纳米棒状结构的ZnO薄膜的粘附率最低,纳米棒状结构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抑制了细菌生长,抗生物被膜性最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