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温敏性P(NIPAM-AA)/Fe3O4/SiO2微球与FA-P(NIPAM-AA)/Fe3O4/SiO2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vm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性温敏聚合物微球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功能材料,其中磁性温敏中空具孔微球由于其内部空腔的存在可以提高其装载能力,且具有温敏和磁性的双重响应能力等优点,使得其在药物运输、分离与提纯、污水处理方面等领域均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这种微球在用于磁靶向给药系统方面具有快速靶向、药物的温度可控释放性及磁热疗等诸多优点,使其在靶向给药系统的微球中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在目前制备的磁性纳米粒子中,大多是将温敏材料包覆在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利用这种方式制备的磁性温敏微球中装载的药物的释放速率深受温敏材料的网络结构的状态的影响。但如果在具孔微球的内部与外部均合成上温敏聚合物,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药物的装载量,而且装在于微球内部的药物的释放由于受到网络结构与壳壁的双重保护作用,从理论上来将,微球的药物缓释效果会更好。在以往的研究中,用于药物运输的载体的孔径的尺寸一般在2-3 nm之间,这种小孔径的结构限制了药物的选择范围与其在生物医药领域及其他领域的应用。通常,用于药物运输的载体的粒径一般小于200nm。但在粒径小于200 nm的微球上构建大孔与多孔的结构,很容易导致微球的破坏。在此背景下,在微球上构造较大的孔结构并在微球的内部枝接上温敏高分子聚合物是很有意义的。磁性温敏聚合物微球的制备的关键在于:制备的磁性中空具孔微球的物理化学性能需要足够稳定,且容易改性;温敏聚合物在磁性中空具孔微球上合成后不会影响微球的分散性、稳定性、磁性能以及温敏聚合物的温敏响应性能等。在上述背景下,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围绕着温敏磁性微球的制备、表征以及初步应用探索展开的,具体是关于以中空具孔磁性p-Fe3O4/SiO2微球为基础的温敏磁性双重响应的P(NIPAM-AA)/Fe3O4/SiO2复合微球与叶酸偶联的FA-P(NIPAM-AA)/Fe3O4/SiO2微球的制备与其在BSA的装载与缓释性能方面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果如下:(1)P(NIPAM-AA)/Fe3O4/SiO2复合微球的制备:首先采用溶解热法与St?ber法制备了中空磁性Fe3O4/SiO2微球,并利用Pickering乳液法形成了水包油的wax/Fe3O4/SiO2的Pickering颗粒,随后通过化学腐蚀法制备出的具孔中空磁性p-Fe3O4/SiO2微球。p-Fe3O4/SiO2微球的粒径在102±9 nm,平均孔径在18–37 nm之间,内部的空腔大小约为57 nm,SiO2的包覆层是6 nm,比表面积约为40 m2/g。随后首先利用AA与Fe3O4反应在Fe3O4的表面连接上双键,最后利用温敏单体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共聚单体丙烯酸(AA),交联剂N,N-亚甲基丙烯酰胺(MBA)及引发剂过硫酸铵(APS)等的存在下,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出P(NIPAM-AA)/Fe3O4/SiO2微球。产物经动态光散射(DLS)、热失重(TG)、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结果表明当微球中无机含量与有机含量的质量比为6.26%时,P(NIPAM-AA)/Fe3O4/SiO2复合微球的临界温度分别为42.5°C(升温)和49.5°C(降温),此时的饱和磁化强度为72.7 emu/g,Zeta电位为-16.8 mV,且微球的聚合物的壳层在28°C下约为60 nm,在54°C约为30 nm。(2)研究了磁性温敏聚合物P(NIPAM-AA)/Fe3O4/SiO2微球的对BSA的装载量与释放性能,结果表明经修饰温敏高分子P(NIPAM-AA)之后微球的装载量提高了120%,装载量最高可达到120 mg/g。在无机含量与有机含量的质量比为6.26%时,微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此时微球的装载量可达到74 mg/g,同时微球表现出良好的缓释性能。(3)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合微球的靶向性,我们设法在磁性温敏聚合物P(NIPAMAA)/Fe3O4/SiO2微球上偶联叶酸。在此过程中,我们利用EDC和NHS对叶酸进行活化处理;而在P(NIPAM-AA)/Fe3O4/SiO2微球上,通过微球上的AA与碳酸铵反应生成铵盐,并经脱水处理之后再微球上成功连上了氨基,最后利用氨基化的P(NIPAMAA)/Fe3O4/SiO2与活化后叶酸通过酰胺反应成在微球上枝接上了叶酸。我们利用FTIR、TG及DLS等分析方法对制备的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我们成功制备出了叶酸偶联的FA-P(NIPAM-AA)/Fe3O4/SiO2微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利凡诺分别联合米非司酮和生化汤在中期妊娠引产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1年7月300例来我院中期妊娠引产的患者随机分成米非司酮组150例和生化汤组150例,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用来刺激学生言语反应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师生进行互动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外对教师课堂的提问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