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的后极部非对称性检查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眼病科就诊的早期青光眼患者23例(38眼)为青光眼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正常人20例(27眼)作为对照组。应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对青光眼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分别进行后极部非对称性检查,对比分析青光眼组和对照组后极部地形图的图像特征,以及后极部中央区、上方内环区、上方外环区、鼻侧内环区、鼻侧外环区、下方内环区、下方外环区、颞侧内环区和颞侧外环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同时对两组受试者后极部分别进行单眼水平象限非对称性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1本研究中对照组及青光眼组后极部均呈现中心凹视网膜最薄、内环较外环视网膜厚的形态特征;2青光眼组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1 mm内视网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8)。青光眼组内环、外环各象限视网膜厚度均比对照组变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后极部单眼水平象限非对称性分析结果为2.0(1.25 3.75),青光眼组后极部单眼水平象限非对称性分析结果为2.0(1.0,3.5),两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结论:1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的后极部非对称性检查能够快速、精确的测量后极部视网膜各参数,同时能对结构进行自动化分析;2其中监测后极部视网膜厚度可以作为青光眼早期诊断及病情追踪的重要手段;3不支持将后极部单眼水平象限非对称性分析作为青光眼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