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在三种常用的照明环境下观看快门式立体(3D)电视对人眼调节、聚散、立体视觉等双眼视觉功能以及主观视觉疲劳症状的影响,获取观看快门式立体电视的合适照明环境。
方法:
纳入32名受试者(其中男性16名,女性16名;年龄为21~27岁,平均(23.63±1.58)岁;等效球镜屈光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为+0.75~-6.00DS,平均(-2.62±1.94) DS。在屈光全矫的基础上,受试者按随机顺序在三种常用的家用照明环境(第一种为全暗的环境,仅有显示器的亮度;第二种为观看环境照度为501x,日光灯开于观看者后上方;第三种为观看环境照度为1301x,日光灯开于观看者和电视之间的上方)下配戴快门式立体眼镜持续观看90分钟立体(3D)电视。在观看前后分别测量调节反应、调节微波动、调节灵活度、正负相对调节、梯度性AC/A、远及近距离水平隐斜视、正负融像性聚散能力、立体视觉,以及完成观看后的主观视疲劳问卷调查。每次观看视频前后各项视功能参数的对照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种不同照明环境下观看3D视频后各项视功能参数对照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在三种不同的照明环境下观看快门式3D电视前后视觉功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第一、二种照明环境下受试者观看3D电视后的近距离调节反应明显增加(p<0.05),且第一种照明环境下观看3D电视后的近距离调节微波动也明显增加(p<0.05)。在第二、三种照明环境下观看3D视频后,正相对调节较观看前明显增加(p<0.05)。正融像性集合在三种照明环境下观看3D视频前后均有明显降低(p<0.05)。然而在持续观看快门式3D电视后,三种常用照明环境之间的视功能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主观视觉疲劳症状在三种照明环境下的评分数值高低为:第三种照明方式>第一种照明环境>第二种照明环境,其中头痛症状在三种照明环境下存在明显差异(p=0.038)。立体视觉效果评分数值高低为:第二种照明方式>第三种照明方式>第一种照明方式。
结论:
在三种常用的照明环境下,持续观看立体(3D)视频均会对人眼视觉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并可诱导发生不同程度的视觉疲劳症状。但三种不同照明环境之间对视觉功能的影响无差异,而在主观视觉疲劳评价中存在差异,后上方照明环境下持续观看3D视频的主观视觉疲劳症状最轻微,而观看者与电视间照明方式下视觉疲劳症状最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