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事诉讼缺席审判制度研究

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华东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缺席审判制度是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各国的民事诉讼法对此问题都有相应的规定。我国也不例外,但我国的缺席审判制度因立法观念陈旧,条文简陋,导致实践中的具体运作处于混乱状态。因此,伴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化,缺席审判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外国缺席审判制度立法规定的考察和比较,分析了缺席审判制度所依存的现代民事诉讼理念和两大缺席审判模式的价值基石,并在此基础上剖析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现状,从而进一步提出改革和完善的具体构想。本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概述了缺席审判制度存在的意义及我国缺席审判制度存在的误区,并提出本文的写作目的和具体思路。第二部分:缺席审判制度的概述。通过对“缺席审判”的界定,区分了缺席审判与缺席判决这两个概念,并明确我国“缺席”的含义。简要回顾了缺席审判制度历史变迁的过程,介绍了德国、法国、日本、美国、英国的缺席审判制度,并对其立法规定作了相应的评价分析。第三部分:缺席审判制度的法理分析。通过对程序正义、辩论原则、平等原则、处分原则的介绍,指出现代缺席审判制度应该建立在上述理念之上,并进一步对缺席审判制度的两种模式——缺席判决主义和一方辩论判决主义做了价值比较分析。第四部分: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立法剖析。介绍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相关立法规定,指出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特征:我国的缺席审判是指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参加庭审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情形,既不同于缺席判决主义,也不同与一方辩论判决主义,同时与其他国家的缺席审判制度在制度层面上也存在区别。接着详细分析我国缺席审判制度存在的制度缺陷和理论误区。第五部分:我国缺席审判制度的完善。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我国应建立以一方辩论判决主义为基本原则,缺席判决主义为补充的缺席审判制度,并在具体制度设计上提出六项改革意见。第六部分:结语。总结了文章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司法拍卖,是指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对于已被查封、扣押、冻结的执行标的,依照法定程序,自行组织或者委托拍卖机构,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转让给出价最高的人,以拍卖所得的价款抵
专家是指拥有专门知识,持有国家统一颁发的资格证书,并且从事资格(执照)范围所确认的执业工作人员。专家侵权是指专家在执业活动过程中,因故意或过失侵害委托人或第三人人身权、
据统计,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并购活动增长迅速,在外国直接投资中所占比例近三年升至1/3左右,但仍低于新设企业投资的比例,新设企业投资仍然是发展中国
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阻碍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又造成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我国市场经济已具雏形,但土地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资料,其市场化程度明显滞后于整
轧机压下大型伺服液压缸性能测试系统中,加载机架是重要设备之一,起到加载和安装伺服液压缸及其它辅件的作用.轧机伺服液压缸动态性能测试过程中机架不能对测试结果造成影响.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直观反映,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形象的好坏不仅仅影响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声望和地位,而且对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的
土地权利保障是英国财产法的重要内容。但在注重经验的英国,对土地权利的保障主要不是根据任何理论设计而成的,而是在其历史长河中逐步演化、积累而成的,它极大地区别于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