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部地区各省较自身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但与其他区域的发展政策相比,国家先后推行了东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而中部地区与全国重点开发政策屡次失之交臂没有享受到重点开发地区的优惠政策,使中部地区处于一个渐渐落后的尴尬局面,“中部塌陷”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人的注意。这显示了中部区域发展政策的匮乏。建国以来,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的区域发展的政策,根据公平和效率这两个主题的侧重点,大概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前,以注重区域均衡发展为主的经济相对平均的阶段;改革开放后到20世纪90年代,以追求区域总体效率为中心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效率为主,兼顾公平,缩小区域间差距为特征的区域发展阶段。受传统经济体制及区域发展政策的影响,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拉大,区域内和区域间的产业结构还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中部地区的相对落后与我国对中部区域政策的相对缺失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部地区较自身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就目前看来,还存在三农、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然迫切需要国家为其提供宽松的政策发展环境,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应淡化区域性,针对中部存在的特殊问题,给予中部地区除了全国普适性政策以外的政策支持和倾斜。包括制定中部发展的总体政策规划;转变政府职能,制定支持中部产业创新政策;制定加快中部深度开放的促进政策;建立和完善对中部“三农”问题的优惠政策这四个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