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萃取串级试验自动化作业装置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caoren666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萃取试验是核工业中常用的重要试验之一,该试验中会用到一些具有一定放射性或腐蚀性的试剂。为了避免这些试剂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通常将其置于手套箱内进行。萃取试验操作繁杂,重复性强,持续时间长,且具有连续性要求。如果完全由人工完成这一系列复杂连续的试验操作,一方面手套箱内作业强度较大,另一方面长时间试验会导致注意力下降,误操作率会增加,当试验级数较多时,人工试验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本课题面向手套箱内作业的自动化需求,开展相关技术攻关。研制一套可在手套箱内进行萃取试验的自动化装备,以代替繁重的人工试验作业。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逆流萃取串级试验自动化操作模式的研究。自动化操作模式是整个系统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了实验操作的效率和可行性。首先对手工作业进行深入了解,分析试验工艺流程,然后对手工作业任务进行分解规划,把作业流程分解成几个独立的操作,并对各个操作部分进行深入研究,制定可行性方案,并进行合理地布局,设计各个子系统,使之可以进行自动化操作,实现手工作业向自动化作业的转化,提高操作效率。(2)双机协调直角坐标机器人运动建模与轨迹规划研究。双直角坐标机器人在整个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两个机械手需要单独完成试管的取放、平移等操作,还要配合完成试管的旋盖、轴向对准等动作。基于这些需求,需要对直角坐标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建模,分析机器人的运动学方程,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轨迹规划,然后运用ADAMS进行运动仿真,并运用ANSYS对横梁进行有限元分析。(3)试验工艺流程的建模研究。逆流萃取串级试验操作过程复杂,在实际操作时容易出现错误操作,影响试验进程。所以需要对试验工艺流程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实际的操作技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通过对实际的操作步骤进行参数化描述,转化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模型,实现自动控制的目的。(4)自动化作业装置样机设计研究。基于上述研究工作,对样机机械系统、控制系统和视觉系统进行初步设计,基本实现逆流萃取串级试验自动化作业。
其他文献
目前仿生机器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轮式(履带)机器人和爬行机器人上,相比于这两种机器人,跳跃机器人能够跨越比较大的障碍物,在比较复杂的地形环境中运动。首先总结了跳跃机器
近几年,在一些火电行业的循环硫化床机组中已将兰炭作为一种燃料,使用效果良好.在煤粉锅炉中,还需要合理的设备将兰炭磨制成合格的细粉,输送至锅炉中燃烧,充分发挥兰炭的优势
目前,复合制动技术已经成为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之一。通常,电动汽车复合制动系统的结构方案主要有采用加速踏板实现对复合制动的控制和采用制动踏板实现对复合制动的控制两种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