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两相之间界面区域的扩散现象及其研究分析,对扩散工艺的实际应用、材料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的建立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本课题采用真空钎焊炉熔覆工艺制备的Ni基自熔合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相之间界面区域的扩散现象及其研究分析,对扩散工艺的实际应用、材料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的建立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本课题采用真空钎焊炉熔覆工艺制备的Ni基自熔合金涂层,在1070℃的熔覆温度下进行保温后发现,涂层与基体间通过两侧原子的扩散迁移由机械结合转变为冶金结合,形成了“白亮带”。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镍基合金涂层与316不锈钢、YT01纯铁、Q235A钢、A45钢以及T10钢基体间扩散层的相结构进行探究,镍基自熔合金均与316不锈钢、YT01纯铁、Q235A钢、A45钢以及T10钢基体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扩散层。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熔覆温度1070℃的条件下,保温5min、15min、25min、35min的316不锈钢、YT01纯铁、Q235A钢、A45钢以及T10钢试件的扩散层厚度和形态变化,并对扩散层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析讨论。用能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扩散层的相结构进行分析,发现镍基自熔合金与钢基体界面迁移运动主要是涂层的Ni原子与钢基体中的Fe原子之间的扩散运动,以涂层中的Ni原子向基体扩散为主,扩散层的主相为γ-Ni基固溶体,两相界面处生成的金属间化合物新相为Fe Ni3、CrB等化合物相,此外,Q235A钢试件上除上述所含相外,还含有Cr3Ni2Si相。采用10%HCL溶液对试件扩散层进行腐蚀试验,测试316不锈钢试件、YT01纯铁试件、Q235A钢试件、A45钢试件以及T10钢试件上扩散层的耐腐蚀性能,并与镍基自熔合金的耐腐蚀性进行比较。对比发现扩散层在酸溶液中的腐蚀量明显小于镍基自熔合金的腐蚀量,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能。扩散层耐腐蚀性能较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扩散层中含有Cr、Ni等耐腐蚀性元素,提高了扩散层的耐腐蚀性,另一方面经过真空钎焊熔覆后界面结合区域呈细晶粒形态,这种组织形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其他文献
西气东输、地热开发、地下压气储能洞室等国家大力投资开发的重要项目,其工程岩体受到温度和循环应力的作用,温度作用会对岩体造成热损伤,循环应力会使岩体受到频繁扰动,从而会对岩体力学性质造成影响。本文以粉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循环加热-冷却试验对试样造成不同程度的热损伤,通过波速、弹性模量对热损伤进行表征,随后进行循环加卸载试验,并通过声发射技术对循环加卸载试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了解试样内部受损程度,探究
电子政务是全世界发展的趋势,各国都在积极的推动电子政务的展开。我国的电子政务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小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是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
能源作为国家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其中,原油作为关键能源原料,也是主要的国际大宗商品,与国内社会各级产业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其价格的变化和走势,往往受到除供需关系之外的多方因素的联动影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为缓解这种不确定性,准确地原油价格未来信息一直备受关注。目前的原油价格预测方法可分为直接预测法和混合预测法。这些方法在预测阶段大都考虑一种的预测模型,局限了预测结果。此外,传统的预测
当前高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设置较为传统,传统教学方法虽简单易行,教师操作性更强,但难以适应当前社会对设计人才的职业需求,难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将理论与实践更
长期以来.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以学业为主,而对孩子的生命教育非常缺乏。这造成了现今很多中小学生自残、自杀甚至伤害他人的现象屡屡发生。因此,让孩子从观察生、老、病、死
朱胜非(1082-1144),字藏一,蔡州人,高宗时曾两次官至右相,为南宋初期名臣,《宋史》有传,世称“朱忠靖公”。朱胜非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文学等方面,均有建树。朱胜非在首次为相期间,曾助平苗刘之变。苗刘之变中,体现了他机敏多谋的政治才能和温和沉着的处事方式。他任职于州县时,重视民生,招降游寇,安抚流亡,稳定了当地的社会治安。朱胜非也曾参与经济改革,与吕颐浩一同增设月椿钱,为南宋政府的收入增加
患者女,43岁.临床诊断为甲状腺癌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曾先后行4次手术分别切除双侧甲状腺和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病理诊断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及颈部淋巴结转移性腺瘤.既往有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