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的裘德》中命运反讽的哲学解读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yq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马斯·哈代(1840-1928)在世界文学史上,特别是在英国小说创作的发展中占据着一席重要的地位。他的最后一部小说《无名的裘德》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成为了他小说创作的巅峰之作。因此,自小说出版以来对它的研究便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国内外评论界从各种不同的视角研究《无名的裘德》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与这些研究不同的是,本论文将运用约翰·密尔的哲学思想,对小说中命运反讽这一艺术特征进行分析,追踪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以求探索小说强有力的思想价值。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分别介绍托马斯·哈代以及《无名的裘德》、国内外相关研究和论文的意义和框架。第二章运用密尔的婚姻哲学,探索造成主人公婚姻悲剧的现实因素,即僵化的婚姻制度,从而阐明哈代对以利益为基础的婚姻的厌恶,对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的支持。第三章以密尔的宗教哲学为基础,探究造成主人公宗教转变的维多利亚宗教道德的虚伪,展示宗教对人的荼毒,以及哈代对思想自由的期望。第四章集中探讨裘德和淑的教育状况,通过对密尔教育哲学的理解,哈代批判了维多利亚教育系统的不公,并大力倡导教育公平。第五章对该论文进行总结。通过对小说悲剧根源的哲学分析,哈代一方面讽刺地对落后的人类制度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他从密尔作品的思想精华中获得巨大的启发。作为一名社会向善论者,他对进步开明的世界保持积极坚定的态度。
其他文献
目的:测定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胎盘中氧化应激相关因子Nrf2、HSP70 mRNA的表达,探讨滋养细胞线粒体氧化应激在IC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9年5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并以剖宫产终止妊娠的ICP患者的胎盘组织标本,其中轻度30例,重度30例;另收集同期排除内外科合并症、妊
拉尔夫·埃里森是第二代美国黑人作家的杰出代表,在长篇小说《无形人》和《六月庆典》中,他并未延续第一代黑人作家单纯抨击和控诉白人对黑人的种族压迫的传统,而是用平和的笔触记叙了黑人在严峻的种族形势下艰难的生存处境,通过细致绘美国黑人的求学、工作和爱情的生活画卷,让隐匿在生活背后的黑人种族身份问题浮出水面。同时,美国黑人褪去“他者”身份的特殊性后,作为一名普通美国公民的人性和思想也是小说中讨论的重要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流动人口规模总体上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阶段。据《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显示,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规模达到2.44亿人。在中国城镇化的新常态下,如何让规模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摆脱候鸟式的生活,在城镇定居下来并能最终融入城镇社会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情况进行研究。在梳理归纳后,发现现有研究成果存在三大特点:定性研究多,定
SRTM1、ALOS和ASTER GDEM V2数据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广泛的覆盖范围,在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生态建设、智慧城市、军事部署等具有重要意义。SRTM1、ALOS和ASTER GDEMV2数据自公布以来,其精度评定与修正一直是研究热点。然而大范围区域精度验证缺乏有效手段,传统方法可靠性差且数据获取成本较高。2003年,ICESat-1数据的公开为SRTM1、ALOS和ASTER GDE
分家习惯,是中国传统家庭处理代际之间财产传承关系而形成的家产分割习惯,民间俗称“兄弟分家”。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民法》以后,西方近代意义上的继承制度开始站立于国家法层面,在我国开始实施。但是分家习惯依然活跃在民间社会,调整着人们的生活。分家习惯的核心规则是“诸子均分”,也即家庭财产在儿子之间平均分配。近代继承法在被继承人未立遗嘱的情形下,家庭财产在男女之间平等分配。分家习惯与继承法
监狱是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肩负着国家刑法最后一道程序的使命,由于我国监狱与社会一样正处于改革转型期,因此罪犯管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矛盾与日俱增,面对这些矛盾,如果依然采用传统方法管理罪犯,势必造成监狱乃至社会的不稳定,监狱和罪犯的管理创新势在必行。鉴于此,本研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工作实践,以江苏省A监狱为例,对中度戒备监狱的罪犯分类管理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通过查阅国内外罪犯分类管理文献、总结相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业务流程管理受到企业的关注,良好的企业运营流程,能够保证企业正常运行以及生产效率的提高。过程挖掘是能够从事件日志中抽取信息,从而发现,监测以及改进过程的一项技术。而数据增长速度过快,先前挖掘的结果可能不再适应当前数据,因此,提出了增量过程挖掘,其目的是在已有挖掘结果的基础上,对不断新增的日志数据进行挖掘,避免了每次从头开始重新挖掘的庞大工作量,提高了过程挖掘效率。因此,对业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和死亡的主要重症之一,是心血管内科最常见的急症,具有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及时、准确、持续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减少梗死面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法。急诊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作为重要的再灌注手段之一可以迅速开通闭塞血管,恢复心肌细胞血液灌
《f小调第四叙事曲》是肖邦晚期的代表作之一。其主题的多次变奏,和声的非传统编配,音乐情绪的丰富变化,使得它被公认为是肖邦四首叙事曲中最成熟、最具戏剧性,演奏难点最多的一部作品。本论文从叙事曲创作的历史背景入手,通过分析这部作品的音乐形态框架,和声的进行和调性的转化,把握主题的动机和旋律色彩。并结合自己的演奏实践经验,从触键方式、弹性速度、力度控制、指法安排、踏板运用等方面对《f小调第四叙事曲》的演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由地表向地下空间拓宽,对城市勘探的精度变得越来越高。由于人口密集和安全问题,主动源实验并不适用于在城区研究浅部地壳结构。因此寻求绿色且无破坏性的勘探方法至关重要。背景噪声成像是一种低成本,绿色环保的勘探方法。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中,可利用台站对间的格林函数研究高分辨率的二维/三维地壳结构。由于浅层体波存在噪声源来自于地表难以满足地震干涉假说、噪声分布不均匀、相干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