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资料分析及清肠化湿汤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qing123456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和意义1、本研究通过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90例溃疡性结肠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统计描述患者流行病学、发病特点、肠道菌群(便球杆比)情况,研究UC患者大便球杆比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分型、中医证型等因素的分布规律,以期完善对本病的认识,尽量为临床提供更多有利的客观量化指标,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2、实验采用TNBS联合乙醇灌肠制作UC大鼠模型,通过清肠化湿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凋亡及NF-KB核因子p65蛋白的影响,探讨清肠化湿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方法1、UC患者病例资料分析:病例来源: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病案室病历资料及医院HIS系统电子病历中选取2008年8月1日至2017年12月30日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住院患者病历,经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后,选取符合本研究的病例,共290例。根据《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西医诊断标准,对筛选出来的病例资料进行西医诊断及临床分型、分期、分度;根据蒙特利尔分类方法对病例资料病变范围进行整理;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主要临床症状、中西医诊断、便常规、便球杆比、便潜血、西医治疗用药、中医方剂使用情况。使用Microsoft Exce12010建立数据库,运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研究UC便球杆比分布规律。2、UC大鼠动物实验:将48只SD雄性大鼠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6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ZC组)、模型组(MX组)、清肠化湿汤高剂量组(GJLQ组)、清肠化湿汤中剂量组(ZJLQ组)、清肠化湿汤低剂量组(DJLQ组)、柳氮磺吡啶组(SASP组)。除ZC组外,其余5组采用TNBS联合乙醇灌肠制作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每组分别按照蒸馏水、蒸馏水、清肠化湿汤高剂量(3.8g/ml)、清肠化湿汤中剂量(1.9g/ml)、清肠化湿汤低剂量(0.95g/ml)、柳氮磺吡啶(质量浓度为0.1g/ml溶液),给药体积为10ml/Kg。每日定时灌胃给药1次,连续灌胃给药12天。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大鼠,选取肛门至盲肠部结肠(约8cm),沿肠系膜纵轴剪开,4%甲醛固定,石蜡包埋,4 μm连续切片,随后进行UC大鼠肠黏膜细胞凋亡的检测及NF-KB p65免疫组化染色实验。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若方差齐用LSD检验;检验水准α除特别说明外均设定为0.05。P<0.05为差异显著,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判定标准。研究成果一、UC患者病例资料分析:1、本研究共纳入290例病例,其中男性158例(占54%),女性132例(占46%);发病年龄17~83岁,平均年龄为45.17±15.38岁,年龄以50~60岁为主;患者多从事脑力劳动。2、患者便球杆比出现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是:30%:70%、40%:60%、镜下仅见极少量球菌、20%:80%、50%:50%、60%:40%、70%:30%、80%:20%、10%:90%、90%:10%。3、中医证型出现频次从高到低依次是:大肠湿热证>脾虚湿蕴证>寒热错杂证>脾虚阳虚证>肝郁脾虚证>阴血亏虚证。4、中药内服方出现频次从多到少依次是:芍药汤>参苓白术散>乌梅丸>白头翁汤、痛泻要方>理中汤>四神丸>葛根芩连汤>四逆散>四君子汤>驻车丸>附子理中汤。5、本研究收录的病例多是活动期病例,以慢性复发型为主,严重程度以中度为多,病变多累及左半结肠。西医常予口服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栓纳肛、口服培菲康、整肠生治疗。6、本课题研究的UC患者便球杆比与患者年龄、病程、大便性状、中医证型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与性别、临床类型无明显差异性(P>0.05)。二、UC大鼠动物实验1、大鼠结肠细胞凋亡情况:与ZC组相比,MX组大鼠结肠细胞凋亡显著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X组比较,GJLQ组、ZJLQ组、DJLQ组、SASP组差异显著(P<0.05)。2、NF-KB核因子p65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情况:与ZC组相比,MX组大鼠结肠NF-KB核因子p6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2);与MX组比较,ZJLQ组、DJLQ组大鼠结肠NF-KB核因子p65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型(P<0.05),GJLQ组、SASP组大鼠结肠NF-KB核因子p65蛋白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UC患者临床资料分析1、患者的发病与性别无明显关系,住院患者从事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2、中医证型主要集中在大肠湿热证和脾虚湿蕴证,临床上常用芍药汤和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3、病例以慢性复发型最为常见,严重程度多为中度,病变多累及左半结肠。4、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黏液血便、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菌群失调情况,治疗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5、患者年龄、病程、大便性状、中医证型与大便球杆比存在相关性,可为溃疡性结肠炎肠道菌群失调提供一些新思路。二、UC大鼠实验1、清肠化湿汤可以缓解UC大鼠细胞凋亡情况,对该病有一定治疗作用。2、清肠化湿汤中剂量及低剂量能够降低UC大鼠结肠NF-KB细胞核蛋白p65表达,抑制TLR-4/NF-K B通路,阻断NF-K B入核活化所诱发的肠粘膜细胞炎性损伤与免疫紊乱,从而对溃疡性结肠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他文献
低维纳米结构是近些年来纳米科技及凝聚态物理所关注的焦点,而石墨烯是材料科学和凝聚态物理中的后起之秀。这个严格的二维材料具有非常奇异的电学性质,通过剪裁、吸附、外加电
本文主要研究H-富足半群的性质及其应用.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是引言,主要给出H-富足半群的概念,并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主要内容做出简单的介绍.第二章给出H-富足半群的相关概
现代企业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导致作为公司出资方的股东在某些情况下并不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股东知情权制度作为保障股东权益的重要一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立足于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对裁判案例的分析归纳,从行使主体条件问题、目的条件问题、对象问题三方面指出当前我国审判实践的司法立场,提出明确知情权行使主体的范围、兼顾利益平衡,界定正当目的、扩大股东查阅权行使范围、构建知情权穿越制度、设立检查
走班制改革是近几年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开展走班制改革,这种教学制度在我国开展时存在的问题也陆续暴露的出来。众多走班制高中校园在规划设计建设与改造中出现了忽视走班制特色、设计经验不足、校园文化氛围缺失等问题,引起了建筑界的广泛思考。雄安第三高级中学作为雄安新区起步区的研究型高中校园项目,区位优势明显,建筑规模庞大,将对雄安新区整体发展建设具有重要的影响。雄安第三高级中学的校园空间特色塑
风能作为可再生清洁能源之一,具有便于开采、运输成本低、无污染等诸多优点。随着全球倡导低碳经济,我国在近几年大力发展风电建设,风电装机规模逐年递增,并持续入网。但是,由于风速的波动性、间歇性导致风电功率输出不稳定,给电力调度带来极大困难;并且,当风电占比提升到一定比例后,会加大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因此,如何提高电网对风电的接纳能力,是行业内一直探讨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风电功率预测应运而生。综合现阶段
背景:在全球脑卒中高发的情况下,失语症患者数量迅速增加。失语症患者虽然在卒中一个月之后存在一定的语言康复,但将近60%的失语症患者在卒中一年后仍然未完全康复。因此,大量失语症患者需要临床语言康复训练的持续进行,这对于当前的医疗系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如何使现有的语言康复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利用最大化,探讨可行的康复方式是研究的热点。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综合性的失语康复训练中的可行
目的: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恶性肿瘤。临床上70%~75%的前列腺癌发生于外周带,仅20%~25%的前列腺癌发生于移行带,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尚不清楚,而基质细胞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基因芯片和miRNA芯片技术筛选前列腺外周带与移行带基质细胞间差异表达的基因,进一步研究差异基因LMO2与miR-15a/16之间的调控关系,鉴定miR-15a/16的下游靶基因,探讨前列腺
所有的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的诞生固然重要,但细胞的死亡也非常重要。细胞死亡是细胞对外来伤害的一种被动反应,如局部缺血、高热、物理化学的损伤和生
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白疕”,本病病程长,易反复,且缠绵难愈,严重时可泛发周身,具有皮肤浸润性红斑丘疹、干燥、脱屑、皮损肥厚及瘙痒的特点,中医药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疗效。本研究从临床实际出发,根据中医经典古籍、临床应用实践经验、现代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寻常型银屑病血瘀证皮疹特点,以“类比选药,临方调配”为理论指导,方选秦桂润肌膏,观察其治疗
脉冲X射线辐照材料时,X射线与材料中的原子相互作用,使X射线的能量转化为材料的内能,材料中内能的沉积使迎光面处材料发生气化,并在材料表层产生热应力,同时在材料中形成热击波,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