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次生产范式变革往往都改变了国际经济的势力格局。国际生产分工也不例外,它从小手工生产模式发展到大规模定制,特别是20世纪未和21世纪初出现的新生产模式,这被本文归纳为新国际生产分工。其特点是跨越地理边界和企业边界,虽然产品生产链和生产组织更加复杂和多层次,但其的经济性更甚以往,这要归功于各国的比较优势、报酬递增、合约的稳定性和交易费用的节约,这些因素也导致了生产组织选择及竞争方式的变革。从实证角度,本文发现中国在双向FDI过程中不断增加新国际生产分工的参与程度,但粗放型参与模式使本土从中获得的经济收益和外溢效应有限,结果是企业、产业和东道国在提升竞争力方面存在瓶颈。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一系列的策略提升中国在新国际生产分工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