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五十年来,西方学者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大量的研究,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戈德史密斯首先提出金融发展的实质是金融结构的变化,研究金融发展就是研究金融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国外关于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银行发展对经济影响,二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构成比例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研究,将融资体制分为银行主导型(以日本和德国为代表)和市场主导型(以美国和英国为代表),实证表明两种融资体制对经济增长都有促进作用。长期以来,我国融资结构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银行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直接融资方面,股票市场和企业债券市场迅速发展,虽然融资比重不高,但融资数量日益上升。关于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问题,文章按照经济学研究方法,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对二者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做了分析。第一章是导论,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第二章分析了融资结构和经济增长等相关概念和融资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分析,从不同角度研究了融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三章分析了国家融资结构的演变,并运用日美两国的实证分析融资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第四章基于以往国内外有关融资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以我国融资结构为研究对象,利用1994—2010年的年度数据,分析了我国银行信贷融资和股票市场融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表明,我国间接融资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由于股票市场发展历史尚短,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因此应加大力度发展资本市场,优化融资结构。第五章提出对策,认为应从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完善间接融资和加强政策创新三个方面来优化我国融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