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理鹤庆银饰锻制技艺高超,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这种工艺制作的白族银壶具有精巧的器形、多样的装饰和民族文化特性;白族银壶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东南亚各国,是白族优秀文化和艺术的代表之一,其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值得我国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和借鉴。本文主要以鹤庆新华村白族银壶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白族银壶的概况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白族银壶的概念,总结了白族银壶工艺形成的历史过程,是白族人继承古代滇西青铜技艺的基础上,融合发展其他各民族金属工艺逐渐发展而来,承载了丰富的白族文化和民族记忆;白族银壶是生活实用的器皿,其器型结构合理,造型多样,拥有以九龙壶、现代茶道壶和其他类银壶为主的三大白族银壶类型;锻打、錾刻和焊接是白族银壶的三大主要制作工艺,还有鎏金、花丝、镀金、镶嵌等装饰工艺。其次,白族银壶的图案是白族人自身文化、生活和审美的体现,种类多种多样,反映自然生活、民族信仰和对生活的美好祝福;在装饰形式上以錾刻平雕、浮雕、鎏金、锤纹和镶嵌等多种工艺表现为主,使白族银壶不仅仅实用,也是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反映了白族工匠的精湛工艺和民族审美;在白族银壶工艺传承方面不保守,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银器爱好者前来学习交流。再次,笔者结合前人和自己调查研究的结果,总结概括了白族银壶的五大美学特点,即材美、工巧、器韵、图吉、怡情,这些美学特点是其艺术和文化价值的彰显,白族银壶具有实用价值、工艺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这些价值使其具有无穷的魅力,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最后,针对白族银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发展建议。白族银壶不管以何种形式发展均需以白族文化为基础,结合市场、设计、工艺和时代审美,进行器形和图案的设计,使白族银壶形成自己的风格、审美和民族特点;小众化遵循传统的制作方式,针对客户的需求,以白族银匠个人的审美和技术为前提,强调独立完成和情感的投入;批量产业化发展在保证银壶精美程度和实用体验良好的前提下,以机器结合手工进行流水化作业,降低银壶的工费价格,满足不同层次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起到传承民族工艺,弘扬民族文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