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关系到每个食品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充分表明了要关注民生问题,而食品安全则是最直接涉及民生问题的核心内容。本文经过对国内食品监管的现状分析得出,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属于多部门联合监管的模式,将监管环节划分成段进行监管。多部门监管的特点是将监管权力平等的分配给多个监管机构,均衡的权利可以达到在监管机构中相互制衡的效果,从而提高监管效率。而我国多部门监管模式中采取的分段监管,分段监管在监管的执行时在监管环节中极易出现衔接缝隙,导致监管失灵。从我国的现阶段的食品监管现状来看,不难发现监管机构权责划分不清,职能定位不明;市场自我监督意识不足以达到食品安全监管的目标;社会力量没有承担监管的责任;法律监管中违法成本不足以对违法企业起到震慑作用,而这些弊端导致我国现如今在食品监管领域仍没有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管模式。所以,本文通过网络化模式的研究,针对分析以上几点问题,并借鉴国外在食品监管领域的经验,例如:美国和加拿大施行的食品监管模式在经过几年的改进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监管网络,通过借鉴他们的经验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食品监管模式,对监管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地解决意见。文章所采取的理论支撑便是结合公共管理理论中的网络化治理理论,在公共管理的领域内,研究如何整合政府资源、市场资源以及社会资源,试图建立食品安全的监管网络。通过借鉴网络化治理的管理模式,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编织成一个整体的治理网络,兼顾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监管主体的监管能力和协调能力,提高食品监管的效率。网络化监管模式的建立不仅可以为食品安全问题提供新的解决途径,而且还为各方参与主体加强食品安全治理效率提供了制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