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巴山区作为连片特困区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该地区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贫困发生率高。贫困脆弱性作为一个具有动态性和前瞻性的指标,可以更准确地度量农户的生活状态,相较于贫困指标更优。普惠金融的目的是让社会所有阶层都享受相对平等的金融服务,农户是其重点的服务对象,因此将普惠金融与贫困脆弱性结合起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研究了贫困脆弱性的构成框架,以及普惠金融影响贫困脆弱性的内在机理,其次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秦巴山区的宏微脆弱性特征和农户参与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再次利用秦巴山区587个农户的调研数据,使用VEP模型测度了秦巴山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实证研究了农户参与普惠金融对脆弱性的影响,最后提出了降低秦巴山区农户脆弱性和发展适合秦巴山区普惠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1)影响贫困脆弱性的因素主要是风险冲击和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普惠金融通过影响农户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从而影响了贫困脆弱性。(2)秦巴山区宏观脆弱表现表现是自然、经济、人口、文化环境脆弱,微观脆弱的表现是遭受风险冲击严重。秦巴山区普惠金融对农村、农民的覆盖率低,金融机构数量少,具有垄断性,减贫效果不显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地方政府作用缺失。(3)秦巴山区具有储蓄、小额信贷商业保险的农户占比分别为48.55%、17.89%、12.44%,显示农户参与普惠金融的程度不足。秦巴山区有18.72%的农户处于非贫困脆弱状态,这些农户具有很大的概率下期陷入贫困之中,是传统贫困指标不能覆盖到的农户,是需要受到政策格外保护的农户。(4)储蓄和商业保险对贫困脆弱性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参与储蓄和商业保险会降低其贫困脆弱性,农户参与储蓄和商业保险分别会使其脆弱性降低0.05、0.126,小额信贷对脆弱性产生了并不显著的正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