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新能源接入的母线短期净负荷概率预测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uanai8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线负荷预测是实现智能电网调度精细化管理的基础,是开展节能发电调度、安全稳定分析、动态状态估计、检修计划编制等工作的前提,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对电网的认知和控制,同时也有利于电力市场的实行和推进。随着电网中可再生新能源接入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母线负荷也由原先单纯的母线用户负荷变为了母线用户负荷与新能源出力的差值,即母线净负荷(Net load)。母线净负荷中新能源出力部分固有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对传统预测方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充分利用负荷历史大数据红利及母线负荷与新能源出力的物理联系合理建模,有效提升母线净负荷预测表现成为了有待研究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针对高新能源渗透率下的母线净负荷预测问题展开相关研究,主要从负荷历史异常数据的辨识与校正、母线负荷短期预测、新能源出力短期预测及母线净负荷层级预测四个部分展开,其中主要的研究工作与结论为:(1)针对母线负荷测量值的异常数据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Affinity Propagation(AP)和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聚类的异常数据修正方法,对历史数据进行柔性聚类并通过3σ准则识别聚类簇内异常值,再通过簇均值加以修正。文中采用两组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度,还采用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对修正前后的负荷数据进行预测,证明了本文所提辨识、校正算法能够有效提升负荷预测表现。(2)由于传统预测模型缺乏自适应的时间序列特征筛选方法,本文提出了基于相空间重构和深度信念网络(Deep belief network,DBN)的母线负荷短期预测模型。首先,采用相空间重构将时间序列投影为相空间中的动点轨迹,再利用DBN出色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对动点轨迹进行拟合,从而实现负荷预测。同时还采用交叉验证对DBN的网络结构进行了优化,并利用实际母线负荷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优越性。(3)针对新能源出力固有的随机性及难以采用确定性预测准确描述的特点,本文以光伏出力预测为例,提出了基于分位数回归神经网络(Quantile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QRNN)的光伏出力日前概率预测模型。首先采用光伏出力历史数据和数值天气预报(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NWP)训练了一组损失函数依据分位数条件q变化的QRNN日前光伏出力分位数预测模型,再通过整合各分位数预测结果形成了光伏出力的非参数概率预测,最后利用两组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的有效性、优越性及在小训练样本下的兼容性。(4)由于现有净负荷预测模型未能充分利用负荷大数据带来的信息冗余提升预测效果。本文在第(2)、(3)点所提方法的基础上获得了母线用户负荷、净负荷及光伏出力的原始预测值,并基于原始预测之间的物理联系,利用最小迹(Minimum trace,Min T)层级预测算法修正了母线净负荷的原始预测值,随后采用分位数回归总结预测误差分布,形成最终的母线净负荷概率预测。本文利用实测数据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其他文献
软硬件混合系统在现今的工业产品、航空航海、运输通信等领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对软硬件混合系统的可靠性研究也备受重视。起初对此类系统的可靠性研究,是将其软件可靠性和硬件可靠性分别独立检测,再将结果融合,忽视了在混合系统中软硬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可靠性问题。此后虽然也有针对软硬件混合系统的可靠性评估方法,但是往往更重视硬件部分,而将软件可靠性以应力的方式融合到硬件可靠性剖面上。此类方
面投影光固化3D打印技术凭借其成型精度高、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它的成型原理为通过光源将动态掩膜图案投影在液态光敏树脂表面,引发液态光敏树脂的特定区域发生聚合反应而固化,一次性完成单层切片图案的打印,再通过层层累积以完成三维结构的制造。然而,如何进一步提高基于面投影光固化3D打印技术的成型精度,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旨在设计用于制造较高成型精度微结构的面投影光固化3D打印
报纸
近些年来,全球范围内的极端气象频繁发生,造成大规模停电及经济损失,使得配电网弹性得到广泛的关注。极端自然灾害属于小概率、高风险事件,使得对于配电网应对极端自然灾害能力的研究缺乏数据支撑,相较于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可靠性研究而言,更加困难。同时,随着燃气轮机、燃料电池等可控分布式电源的不断发展,其在极端事件下对重要负荷的支撑作用也逐渐被发掘。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从源网荷三个方面,给出所研究配电
随着工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工业生产现场的数据交互需求不断膨胀。传统的数据交互终端难以适应“工业4.0”背景下的柔性化、智能化、实时化趋势。针对上述情况,本文以工业数据交互终端为研究对象,按照模块化的思想设计数据采集以及数据交互平台,以实现生产现场的可扩展数据采集、可靠数据交互与实时数据处理。首先,针对多种常见工业信号的采集要求,设计了可扩展连接的采集模块,实现了多源异构数据的有效收集。设计了多种类
目的通过便利抽样法进行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了解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照护的现状,并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照护能力的影响因素。结合现况调查的结果,通过文献法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构建基于健康生态学和医联体平台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管理模式,为形成适合我国社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管理模式,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现况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照护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以健康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