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定向红外对抗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1987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红外成像探测器件和相应技术的发展,目标被动红外末端寻的制导技术大大提高了导弹的制导精度,使大型目标如坦克、运输机、舰船所受到的威胁日益严重。开展针对被动红外末端寻的制导系统和技术的光电对抗研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作为一种有效手段,激光定向红外对抗技术是值得研究的重点方向。 激光定向红外对抗技术就是将激光照射到对方的探测系统上,干扰、致盲及破坏对方的探测器,使对方的探测系统暂时或永久失效。激光定向红外对抗系统有两种工作方式,即开环和闭环工作方式。采用闭环工作方式的激光定向红外对抗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电源、控制系统、激光器、目标捕获跟踪瞄准系统、激光发射接收系统等。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作用距离远、反应时间短以及能够长时间工作等优点。激光定向红外对抗系统涉及多项关键技术,如目标探测识别技术、脉冲激光干扰技术等。本文的重点是解决脉冲激光干扰技术、目标探测识别技术以及小目标二维运动模拟技术。 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论文独立地、系统地进行了激光定向红外对抗技术的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独立建立了能够针对激光定向红外对抗关键技术研究的实验系统,特别完成了对红外目标图像处理系统软件和硬件的研制。该系统可以完成目标探测识别技术、激光干扰技术、系统控制技术等的硬件仿真研究和系统验证,为未来激光定向红外对抗系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2)在目标探测识别技术领域,提出了“扩展目标最小成像原则”,对点目标和扩展目标进行了清晰的定义。该原则的提出对于系统工程设计有参考价值。 (3)分析了“猫眼效应”概念在目标探测识别技术领域的应用,并进行了相关实验验证。 (4)建立了一套新型的小目标二维运动模拟系统。该系统以激光技术为基础,利用激光光束在模拟屏上形成的光斑来模拟小目标,通过控制激光光斑的运动便可以有效模拟小目标的二维运动。该系统结构紧凑、成本低、易于升级,非常适合对小目标捕获跟踪瞄准系统的实验验证。 (5)在激光干扰技术方面,针对非饱和激光干扰和特定的应用环境,在对脉冲激光的功率和频率特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散光边缘干扰”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利用脉冲激光实现了对“帧间差分”目标探测识别算法的干扰。该研究为激光定向红外对抗技术提供了实验基础。
其他文献
随着注蒸汽开采稠油方法的广泛使用,注气管道的安全性评价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国内外注汽管道现状的调研分析表明,目前常用的注汽管道用钢为20G钢和15CrMo钢,15CrMo钢的综
温度作为影响工业、农业、生物医疗等领域的重要参数,对其的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光纤温度传感器由于其尺寸小、响应快、耐腐蚀、抗电磁干扰等优点而吸引了广泛关注。目前报
本文研究以电磁方式确定钻头在地下的三维位置和姿态角。利用安装在钻头内部的三轴加速度计和三轴磁强计,通过坐标变换测量出钻头的倾角、方位角以及工具面向角;通过分析磁偶
目前高频磁性薄膜以多晶薄膜为主,不仅无法体现磁晶各向异性的优势,且无法定量地验证高频理论模型。基于单晶磁性薄膜在高频磁性研究中的价值,我们提出了以单晶磁性薄膜为载体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