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海造陆建设天津港粮油码头堆场项目工程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cho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粮油储存、加工能力要求快速提升。我国早已经从粮食基本自给型模式变为需要大量进口的状况,粮油储存加工生产也已经从中小规模发展到大型综合加工企业。临港依托便利水运交通优势,为大型粮油仓存加工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华北地区作为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之一,食用油脂消费的增长速度将有望达到15%的增速。新建项目预计约有840万吨的散粮、蛋白饲料、油脂等需要通过临港水路运输,急需建设临港粮油码头。天津港粮油码头堆场项目是粮油码头配套建设项目,堆场是通过围填海造陆形成用地。  围填海作为一种彻底改变海域自然属性的人类生产活动,目前全国沿海地区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围填海造地,如果论证不充分,管理不严格,会对海洋环境带来不可恢复的影响。  科学、节约、集约用海是海域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从保护海洋环境角度看,围填海工程直接影响海洋环境,带来不可恢复的生态环境影响,还有可能加剧海岸侵蚀、造成泥沙淤积,影响江河的泄洪能力和港口的航运功能。  在《围海造陆建设天津港粮油码头堆场项目工程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中,本人结合项目建设区域海洋环境状况、区域工程地质情况,以及项目开发利用要求,抓住项目建设对海洋环境影响和对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两个主要影响的技术因素。在收集和统计相关数据资料的前提下,对潮位、流速、流向、含沙量观测及表层底质取样进行粒径分析,在水动力环境影响分析中,预测采用水流数学模型计算来进行,用不规则三角单元对平面二维数学模型进行离散处理,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贴合描述项目建设海域中的建筑物形态及自然岸边形状。  本文通过分析和预测项目用海对海域资源、环境与海洋功能区的影响程度,提出海域使用控制和保护目标,制定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给出环境保护对策。为有序开发海域资源、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和强化海域使用管理提供技术依据,以实现海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及海域的可持续利用,从而为该项目合理用海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加,有限的水资源和不断增长的需水量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城市供水也遇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水
山东省是一个人口近九千万的经济大省,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六分之一,水资源紧缺问题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黄河是山东省的主要客水来
植物异倍性杂交后,其后代在抗旱、抗病、抗虫、株高、开花期、生育期、器官大小等方面都表现出超亲本的优良特性。然而水稻异倍性杂交后,往往不能够产生正常发育的种子,其种
水稻(Oryza sativa L.)作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分蘖和开花期都是水稻的重要农艺性状,对它们调控机制的研究能够为培育高产、广适水稻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