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气转化制备低碳醇是合成工业上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MoP催化剂由于其制造成本低廉、稳定性好及优异的催化加氢性能,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人们发现MoP催化剂有很高的合成气转化制备低碳醇的活性,并且C2+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较高,特别是改性后的MoP催化剂,这种优势更加明显。然而,目前人们对MoP催化剂上合成气转化的机理尚不清楚,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MoP(001)和(100)表面的小分子吸附上。因此,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MoP催化剂不同晶面((101)、(112)、(100)、(111)、(110)、(102)和(001))上CO的吸附和解离性质,(101)和(001)表面CO和H2的共吸附性质,以及(101)和(100)表面合成气转化生成甲烷和甲醇的反应机理,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在MoP的不同表面上,CO在Mo和Mo/P终结的表面上具有非常强的吸附能力和高的解离能垒。此外,每个表面具有完全不同的CO饱和覆盖度,即(001)-Mo为1 ML、(001)-P为4/9 ML、(101)为1.5 ML、(111)和(110)表面为2 ML、(100)为4/3ML,而(112)和(102)表面为2.5 ML。同时用原子热力学方法分析发现在(001)-P、(001)-Mo和(102)表面CO完全脱附的温度分别约为220、540和630K,(101)、(110)、(111)、(100)和(112)表面CO完全脱附的温度约为390-490K。(2)通过研究CO和H2在MoP(101)和(001)表面上的共吸附,发现CO在(101)和(001)-Mo表面上的吸附比H2的解离态吸附强得多,但在(001)-P表面两者的吸附相互竞争,并且发现氢饱和覆盖度随CO预覆盖度的增加而降低。原子热力学分析表明,在合成气氛围下,这三个表面上的CO和H2的吸附特性不同。在饱和共吸附状态下,Mo/P混合终结的(101)和Mo终结的(001)表面具有复杂的CO/H2共吸附比例,且与气相中的比例不同。但是P终结的(001)表面在比较宽范围的实验条件下仅有氢吸附,这起着储氢的作用。(3)通过比较MoP(101)和(001)-Mo两个表面CO加氢生成CH3OH和CH4的反应机理发现,在MoP(101)和(001)-Mo表面,CO加氢制备CH3OH的最优路径都是CO→CHO→CH2O→CH3O→CH3OH,反应的决速步也都是CH3O+H→CH3OH。生成CH4的有利路径则不相同,MoP(101)表面CH4的最优生成路径为CO→CHO→CH2O→CH2→CH3→CH4,但(001)-Mo表面CH4的最优生成路径为CO→C→CH→CH2→CH3→CH4。比较两个表面生成CH3OH和CH4的能量可知,两个表面都是CH4比CH3OH的生成更容易。但无论是CH3OH还是CH4的生成,MoP(101)表面都具有更低的能垒,反应热也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