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双离子型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n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找新型的高性能储锂材料是发展锂离子电池的永恒主题。传统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往往只具有单一的氧化还原中心位点,在锂离子的脱嵌过程中,每一个结构单元只能提供一个反应位点,这极大地限制了该类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双离子型电极材料,尤其是双阳离子型结构,在锂化和脱锂化的过程中,能够提供两个氧化还原活性位点。潜在的多组分耦合效应经常体现出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优势,有望被成功地应用于下一代锂离子电池中。然而传统锂电材料的合成受制于合成方法,在选材范围方面受到一定制约。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作为一种成熟的材料制备技术,和一般电极材料合成相比,可以方便地实现电极材料组分的多元调控,特别是复杂组成电极材料的生长,如多元氧化物、氧氟化物和多组分纳米复合物体系等,且由于薄膜电极不需要添加导电剂等添加剂,因此一直被认为是进行新型电极材料电化学机理研究的理想方法。本文主要通过PLD制备了几种复合薄膜材料,并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电极,通过恒电流充放电和循环伏安法测量了这些薄膜电极的充放电性能和电化学反应特性。利用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电子显微镜(HR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多种手段对其电化学过程中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测试和表征,从而探讨了这些纳米薄膜的电化学反应机理。主要包括以下体系:(1)双阳离子铁酸镍(NiFe2O4)纳米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特性研究。我们通过调节靶的组成与脉冲激光沉积的参数,制备颗粒在纳米尺度的NiFe2O4薄膜电极。通过相关手段对其电化学反应进行表征,并对比充放电中薄膜组分及结构的变化,我们发现该类纳米薄膜在首周充放电过程中包含一个不可逆反应,生成金属Ni和Fe的纳米颗粒及Li2O,然后是脱锂可逆地生成NiO和Fe2O3。首周之后,电极材料的锂化/脱锂经历了相似的反应历程,表现出了一定的循环性能。由于存在首周的不可逆反应,电极材料首周容量损失比较大,同时由于转换反应造成的体积膨胀,随后的循环性能较差。(2)锂磷氧氮化物(Li PON)包覆NiFe2O4复合薄膜电极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LiPON作为“人造SEI层”能够有效地改善因体积膨胀造成的循环性能衰减。本文通过磁控溅射的方法在NiFe2O4薄膜电极表面包覆了一层50nm厚的LiPON保护层,制备了纳米复合LiPON/NiFe2O4薄膜电极,并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及改善机理。在以5μA/cm2的电流密度下进行50次充放电循环,LiPON/NiFe2O4复合薄膜电极的循环稳定性明显优于NiFe2O4薄膜电极。通过SEM和AFM表征发现,由于LiPON包覆层的存在,薄膜电极在充放电前后体积膨胀被明显抑制;同时,XRD数据表明LiPON包覆并没有对NiFe2O4材料的结构和充放电机理造成影响。(3)纳米复合Li F-NiFe2O4正极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特性研究。首次采用PLD制备了LiF-NiFe2O4纳米复合正极薄膜电极。利用充电过程中形成的M-O-F组分,提高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反应电位,使NiFe2O4负极材料转化为正极材料。循环伏安数据表面,电极材料由于存在两个氧化还原位点,其平均电位在2.5V以上,首次放电可得到235 mAh g-1的比容量,随后的可逆容量为约为220mAh g-1,平均每次循环容量衰减小于0.2%。研究发现其在可逆过程中发生的电化学反应及反应机理,充放电反应机理有别于传统锂离子脱嵌的过程,而是一种可逆转换反应,主要包含了金属氟化物M-O-F组分和LiF-MO组分的可逆转换。本论文研究对探索二次锂离子电池新型双离子型电极材料合成、包括NiFe2O4薄膜负极材料的生长及表面修饰改性;Li F驱动的双阳离子型高电位正极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充放电循环机理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这些新型电极材料在下一代全固态薄膜电池中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关系对于压电俘能器的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压电材料的机电耦合关系应是非线性关系。将这种非线性关系代入压电俘能器的分析和设计,理论上,可以提高计算精度,但随之而来的是增加了计算的复杂程度。本文以二自由度L型梁压电俘能器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在简谐激励、混沌振动激励下,压电非线性机电耦合系统动力学行为及俘能特性,重点是压电机电耦合非线性项系数对系统性能的
杨树是我国重要的速生工业用材树种和平原绿化造林树种。然而,雌雄异株植物杨树存在“雌株飘絮”和“雄株落粉”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杨树优良无性系品种在我国广大平原地区的推广造林工作。但有关杨树雄性不育分子遗传学的研究相对较少,其分子机理仍然知之甚少,严重限制杨树雄性不育无花粉型品种的选育进程。本研究利用泗洪县林场美洲黑杨×小叶杨F_1代群体中26个12年生雄性单株为试验材料,通过采集花枝、室内水培
智能电网的进步与发展,电子式电能表在电能计量中发挥的重要的作用。电能表故障,影响用户用电的电量计量。提高电子式电能表运行的可靠性,对于更好地提升电能计量运行维护工作的质效、提高用户对供电企业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高温高湿地区电子式电能表为对象,基于温度与湿度对以广东地区为代表的高温高湿地区气候情况进行分析处理,进一步明确了湿热地区气候条件下电子式电能表的典型运行环境条件,并对温度湿度的相
随着电力市场改革工作的逐步推进,电价改革成为了首要工作任务。电力商品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定价有别于一般商品。电价制定的关键在于合理的分摊供电成本以确保在兼顾用户真实用电程度的同时,充分回收成本。但是,由于电力体制和定价政策、定价技术的限制,目前我国销售电价采用政府定价,输配电价尚不能精确反映供电成本。当前的电价反映出我国在供电成本公平分摊上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电价结构不合理,形式多为单一制电
《长恨歌》是王安忆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以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为背景,用平淡细腻的笔调讲述弄堂里琐碎的日常生活图景,以此来展示时代变迁中的人和城市。小说一经出版就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与此同时还相继被改编成话剧、电影和电视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其中2006年播出的同名电视剧《长恨歌》在整体上因为忠实小说原著的改编,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和不俗的收视率。论文主要分为四章来探究传播学视角下《长恨歌》小说到电视剧的改
目的:临床报道他汀类药物(临床上常见的降血脂药物)会通过甲羟戊酸途径影响关节软骨细胞的生理功能。另外,也有很多文献报道,他汀类药物可能是通过Bmp2通路影响骨质的生成。
目的:随着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每年都有更多的婴幼儿及儿童接受全身麻醉。氯胺酮作为非竞争性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拮抗剂被广泛应
目的:本研究以中医体质学为基础,把岭南地区单纯性血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岭南地区单纯性血尿患儿的中医体质特点,以掌握岭南地区单纯性血尿患儿的中医易感体质。为小儿单纯性血尿的中医药防治提供客观依据,并为以后的大样本临床研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共纳入100例单纯性血尿患儿,收集患儿相关信息,在中医体质理论的指导下,运用我科开发的《岭南地区儿童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对门诊及住
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20年初,湖南省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20多万公里,随着公路路网建设的逐步完善,公路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逐渐向养护和改善现有的路网偏移。因此,建设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系统不仅是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效率和水平的重要手段,更是支持国家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湖南省农村公路为研究对象,在设计农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对养护系统的核心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提出。该理论主张意义而非形式上的对等,强调译语读者与原语读者反应的一致性。奈达的翻译理论引入中国对中国的翻译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科普文用于宣传科学知识以及普及科学技术和精神,它是通过通俗易懂又兼具文采的语言起到精准地传达科学知识的作用。科普文的逻辑性比较强,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内容而不是形式,对译者的要求是熟悉掌握两种语言,还要兼备清晰的逻辑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