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就是肺癌,并且恶性肿瘤死亡率最高的也是肺癌,因此其危害尤为严重。肺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起作用,多基因参与,多阶段演变才能形成的一个很复杂的生物学现象。目前我国的肺癌发病率仍在上升。肺癌从病理分类广泛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又分为鳞癌、腺癌、大细胞癌等。对于肺癌患者,化疗是控制病程发展,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探讨了不同类型癌症中Akt(又称PKB,即蛋白激酶B),CDK2(cyclin-dependentkinases,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与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之间的相关关系,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判断及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
方法:收集河北省定州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和胸外科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出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为男性吸烟患者。其中鳞癌患者40例,腺癌患者40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55岁,中位年龄62岁,分期均为Ⅲ期。所有病例在进行新辅助化疗前由病理科高年资医师联合CT室高年资医师穿刺活检取病理证实。以新辅助化疗前穿刺活检病理组织为对照组,实验组为顺铂联合紫杉醇组,其中,顺铂70mg/m2,紫杉醇175 mg/m2计算使用。80例患者均为进行新辅助化疗2周期后再行手术的患者。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及逆转录PCR法检测pAkt和CDK2在新辅助化疗前及手术后的表达变化情况。从而进一步分析AKT、CDK2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应用SPSS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即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药物应用前后pAkt和CDK2表达水平相关分析,化疗效果进行卡方检验(x2),及单因素独立T检验。
结果:
1、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使肿瘤组织缩小,提高临床手术的切除率。
2、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kt与CDK基因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表明,P-AKT主要在胞浆内表达,细胞核内也有少量表达。表现为出现棕黄色颗粒。结果表明:新辅助化疗二周期顺铂联合紫杉醇组P-Akt表达均低于新辅助化疗前(P<0.05)。提示pAkt表达与化疗疗程负相关,随化疗时间的延长,pAkt表达降低(P<0.05)。
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表明,CDK2主要在胞浆内表达,细胞核内也有少量表达。新辅助化疗二周期顺铂联合紫杉醇组CDK2表达均明显低于新辅助化疗前(P<0.05)。提示CDK2表达与化疗疗程负相关,随化疗时间的延长,CDK2表达降低(P<0.05)。
3、逆转录PCR法检测Akt与CDK基因的表达。
新辅助化疗二周期顺铂联合紫杉醇组AktRNA的表达低于新辅助化疗前(P<0.05)。提示AktRNA的表达与化疗疗程负相关,随化疗时间的延长,AktRNA的表达降低。
新辅助化疗二周期顺铂联合紫杉醇组CDK2RNA的表达均明显低于新辅助化疗前。提示CDK2RNA的表达与化疗疗程负相关,随化疗时间的延长,CDK2RNA的表达降低(P<0.05)。
结论:
1、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组织的生长,使肿瘤组织缩小,提高临床手术的切除率。
2、AKT和CDK2作为参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基因。新辅助化疗能有效降低肿瘤基因AKT和CDK2的RNA及蛋白表达,且随化疗疗程延长及患者联合化疗的应用,AKT基因表达降低,CDK2基因表达的降低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