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文学的奇葩——琼瑶小说创作特征探析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lcqjy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俗文学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有着自己独特的市场地位,也是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然而纵观其发展,却是良莠不齐的。作为通俗文学,其娱乐性与商品性的特征毋庸置疑,但优秀的通俗文学也具有一定的思想艺术特性,其中更不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继承与发展创新。琼瑶便是优秀通俗文学中言情小说家的领军人物。   台湾女作家琼瑶的小说作品一经传入大陆,便造成了空前广泛的影响。而作为优秀的通俗小说家,琼瑶更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功底的才女,其小说的成功得益于她将古典文学的创作手法与现代理想爱情进行巧妙地结合,使读者在她的作品里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道德思想的底蕴。   由此,文章认为,对于以琼瑶为代表的通俗文学作家的创作研究意义重大。   本论文主要是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在通俗文学的宏大背景以及特征的理论框架指导下,对于琼瑶作品创作的热度与流行性、创作的阶段性特征与原因、创作的思想艺术方面的审美价值、创作的优劣与评价、模式化的创作类型与解析这些角度对于琼瑶的创作风格、艺术特征、文化价值等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第一部分琼瑶小说在大陆传播并兴盛的社会、历史原因。此部分从大陆言情小说先天不足的历史原因、作品接受主体的多元化需求、琼瑶小说的大众文化要素这三个角度分析了“琼瑶热”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   第二部分琼瑶小说的创作的三个阶段及前后期的审美变异。此部分结合具体的作品对琼瑶的创作进行了分析与梳理,划分出其创作的总体特征:前期悲剧情怀与意识,以及后期追求喜剧效果和大团圆结局,消解悲剧意识。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她创作特征前后期审美变异的原因。同时,此部分还分析了一位作家的“虚构性”创作与其内在真实性的辩证关系,并提出:作家的创作是基于其对生命体验的深刻觉悟。   第三部分琼瑶小说创作思想艺术价值。琼瑶小说在思想艺术方面的审美特征是她在众多的言情小说家中能够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也是应该在此文本中进行研究的重点内容。对于琼瑶小说的研究,许多前人只注重到了其畅销度与流行性方面,而对于她小说创作中审美性的挖掘却不够充分。因为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而言,有些“流行性”的作品只能闪耀一时,而琼瑶小说屹立通俗文坛几十年,其审美影响与魅力可见一斑。文章从琼瑶小说思想艺术方面的审美特征以及作品中的古典诗意美和传统文化意味这两个方面对琼瑶的创作在思想、艺术方面的价值给予了一定的研究,以期对她创作内涵的探讨更见深度。   第四部分对于琼瑶小说局限与不足的商榷。琼瑶小说的创作并非没有诟病可言。对于琼瑶小说正面与反面声音的研究历来就长期并存,本部分也给予了公允地正反分析,指出:作为一种通俗的优秀文学样式,琼瑶小说虽然具有一定的思想艺术审美内涵,如她在创作中所关注的人的生命意识与价值、爱的哲学与救赎等相关主题,以及作品中人性里充满的传统文化观念,相比当下的言情小说,无疑是先进的。但琼瑶小说在现实性与思想性方面,的确也是存在着一些局限。   这里主要也是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来进行论述解析,因为我们不能脱离她小说本属于通俗文学的范畴来对其进行任何地分析研究,否则就会丧失科学性与准确性。所以,这部分首先介绍了通俗文学的主要特征,再从通俗文学角度分析了琼瑶小说的优劣。   第五部分琼瑶小说模式化创作的分析。此部分研究了琼瑶小说创作中的模式化问题,这也是不容闪避的客观存在问题。文章分析了琼瑶小说模式化创作的类型,并对于模式化的成因进行了简要合理的分析。从而也得出结论:模式化的创作与她小说通俗文学的本性是分不开的。  
其他文献
《黎明帝国》是中国首教基于HTML5技术的手机网页游戏,由北京磊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运营。
路易吉·皮兰德娄(Luigi Pirandello)被誉为20世纪最具有创新性与先锋性的剧作家之一,他以对现实人生深刻而又富有哲学内涵的表达以及怪诞诡谲的剧作风格展现了现代人复杂而
十九世纪的欧洲文学集大成地展现了自古希腊以来的人类对自我精神建构和探索的辉煌成果。同时,在价值诗学和审美风格上,也为即将来临的二十世纪欧洲文学在深度模式上的削平并
学位
摘要:为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草本植物根系力学特性及其根系固土护坡力学机制,以青海省刚察县三角城种羊场地区为研究区,将赖草、扁穗冰草、早熟禾和紫花针茅4种优势草本植物作为供试种,开展室内单根拉伸和剪切试验,系统分析了4种草本植物的单根力学特性。结果表明:4种草本植物平均单根抗拉力大小顺序为赖草(3.336 N)>扁穗冰草(2.677 N)>早熟禾(1.988 N)>紫花针茅( 1.588 N),单
格奥尔格·特拉克尔是奥地利20世纪的重要诗人,本文对其诗中的死亡诗学进行探讨。探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死亡”在诗人的诗歌之中,呈现出了怎样的面貌;第二,诗人的诗歌在引入了
《所罗门之歌》是美国当代著名作家托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31—)最具时代价值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奶娃的个人成长和自我追寻为中心线索,涉及所罗门家族四代,讲述了17世